今期《新亞生活》月刊(九月十五日)有兩個特輯,其一係「錢穆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專輯」,其二係「楊汝梅教授紀念特輯」,好值得一讀。錢穆先生生於一八九四,逝於一九九○,今年係逝世二十周年,台灣馬英九總統特別出席追思會,親向錢夫人胡美琦女士就台北市政府逼遷錢先生一事道歉。錢夫人寫咗一篇「百感交集二十年」,說出當年錢先生自港遷台建造「素書樓」之來龍去脈及錢先生晚年失明,在雙目不能見字情況下(一九八三),出版《八十憶雙親》一書,前後花了五年時間,換得十五萬元台幣稿費,讀之令人心酸。民國人物禮賢下士,蔣介石、蔣經國兩位總統直接指令興建素書樓供錢先生夫婦居住,但李登輝住入總統府,陳水扁在台北市政府話事之後,市政府就指素書樓係違章建築,政府用地,係要逼遷,錢先生遷居後三個月,就無言而去矣。
錢先生之生平及著作,廣為人知,不必左丁山饒舌,楊汝梅教授呢,恐怕除咗早期新亞會計系學生之外,其他人對佢並不認識。講新亞創辦人,自不然係錢穆、唐君毅與張丕介。錢先生知人善用,知道自己與唐先生都係文史哲專長,不擅實務金錢管理,故此搵埋經濟學名師、土地經濟學家張丕介教授加入,當時錢先生又講過:「又有楊汝梅,在大陸金融界負盛名,與余為新識,亦邀其來校任教。」如何負盛名?據饒美蛟校友(前嶺南大學副校長)、董家池校友為文介紹,楊汝梅先生原來係中國第一位研究會計學嘅博士,生於一八九八年,一九二六年得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GoodwillandotherIntangibles)」,一九二七年在紐約出版成書(係會計學歷史上研究商譽嘅經典論述)。楊先生逃難來港前,曾任國立暨南大學商學院院長,一九四三年出任中央、中國、交通、農業四大銀行總處會計長,學術與實務融會貫通。來港後錢先生立即延聘之。猜想當年楊先生如加入上海幫商界,應該不愁出路,收入更高得多,但楊先生竟願意加入新亞與錢唐張一齊捱窮,為教育理想而奮鬥,成立新亞會計系、商學系,既可見錢先生之號召力,亦可見楊先生之高尚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