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剛上畫的電影《華爾街─金融大鱷》中,主角之一GordonGekko說了一句話︰「Speculationisthemotherofallevil(投機是萬惡之源)。」這位樣貌酷似索羅斯的角色,相信可以勾起香港人1997年的痛苦回憶。大鱷之所以是大鱷,是因為他們一舉手一投足都可影響數以萬計的人。像索羅斯這種級數的,甚至可影響整個亞洲區的人。不過,對小投資者來說,進行投機又是否十惡不赦?
先以期權市場角度來看。大家都知,每張期權合約都有買方和賣方,因此一個成熟健康的市場,總會有一部份投機者存在。比如說,一張即月遠價Call,此時此刻未必太值錢,但總會有成交。
對於一些正在猶豫應否入市的投資者,這個位置的Call就非常符合他的需要。投入的資金比正股少,就可在升市中獲利,即使大市掉頭向下,頂多只是輸光期權金,不用「上身」。這種健康的投機,不但提高期權市場的流通性,又可使小投資者運用更多策略進行風險對冲,絕對非Gordon所形容的惡貫滿盈。
心態正確 並不邪惡
除了對冲風險,小投資者也可偶爾投機,賺取額外收入。杜嘯鴻提到的「月尾Long」就是建議在月尾時,利用該月利潤一小部份進行勝算高的投機,隨時可能有驚喜,輸了也不會心痛。
由此看來,只要心態正確,投機行為其實並不邪惡,只是看你如何投機!
80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