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缺乏關懷、長期病患或年老喪偶,會有情緒問題。香海正覺蓮社主辦佛教何李寬德耆英康樂中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1.3萬元,推行「關愛護老耀耆城」計劃,培訓一群有心人擔當義工,透過健體操助獨居長者發放健康正能量,預計有360人受惠。
負責此計劃的中心社工林小琼指,鰂魚涌區內領取綜援的長者比例不高,卻住有不少獨居長者,「長者冇經濟困難,唔代表冇問題,好多時佢哋嘅仔女因工作或各自有家庭,唔能夠同父母一齊住,冇人關心,就好易有情緒病」。林指,老人家最易產生「獻世」心態,覺得自己是家人包袱,或不敢對子女說出感受,或相反容易與子女吵鬧,甚至鑽牛角尖。此計劃透過義工探訪及慰問,助長者道出感受,慢慢紓解情緒。
林姑娘表示,有情緒問題的長者,大多是「想唔開」,而喪偶的個案最棘手,「冇左多年一齊生活嘅老伴,真係較難適應,如果本身悲觀,就更加難開解,所以要花長時間同佢哋傾偈,等佢慢慢釋放心中嘅鬱結」。此外,透過運動也有助紓緩情緒,惟長者不適合做劇烈運動,故教導他們簡單的防跌運動。
65歲的如珍與76歲的雪林是中心的積極分子,已有多年義工經驗,「我哋學過慰問技巧,知道同其他長者傾偈嘅竅門,最重要係聆聽佢哋嘅心事,開解佢哋內心嘅痛苦,令佢哋舒服啲」。
二人又學習了防跌運動,在上門探訪時教授獨居長者。「中心有老人家試過係街上跌倒,好危險,所以教授防跌運動實際又重要」。
防跌運動簡單易做
獨居的盧婆婆已91歲,在一舊樓單位獨居,由於患有靜脈曲張,雙腿又痠又痛,行動不便,甚少上街。「我夜晚瞓得唔好,要按摩雙腳先好啲」,雪林與如珍教授她一些簡單防跌運動,建議她每天邊看電視邊練習,她感到十分受用。
雪林笑言:「我哋班義工,會同班受訪者慢慢熟絡,最多時候嘅聯誼活動,咪飲茶囉!」林姑娘指,最重要令長者與義工有同伴和朋友的感覺,鼓勵他們參加中心的活動,從而建立支援網絡,「當佢哋打開心中嘅一扇窗,就不再困擾」。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何李寬德耆英康樂中心電話:25622377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