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條脷在笑,我的腦在樂,我的心在冧,當吃到窩心食物的時候,眼睛當然變了腰果眼^^。
ComfortFood,好像一直沒有一個廣泛認可的中文說法,字典譯作「令人感覺舒服溫馨」或「慰藉心靈」的食物,不是太煩就是太心靈雞湯,我決定稱之為「窩心食物」。據Webster字典載,這詞出生於1977年,指一些能令情緒好轉心理舒緩、讓人感覺良好和滿足的食物。窩心食物多高糖兼高碳水化合物成分(兩者皆有穩定情緒作用),不是甚麼大龍鳳,都是些不費周章方便易做的家常小美味,當中下了很重手的懷戀童年感情用事回味。生命的回憶加時間的沈澱釀造出來的獨特戀味,非常個人,永遠無敵。
我的窩心食物之一:grilledcheese,烤芝士。很簡單的,在麪包上,塗些牛油,下些你喜歡的芝士,烤烘一下至麪包和芝士微焦香脆,禮成。趁熱騰騰時一口咬下去,哇,不得了!麪包的香、芝士微熔香腴軟糯,殺了我吧!你差不多甘心在窩心食物的懷中死去。記得都是一些周末,媽媽才會有時間和靚心情弄下午茶,她焗蛋糕的話一屋就浸在香氣裏,那是爸爸的點唱。我,打從小時候第一次嘗過烤芝士麪包,不知怎的就一咬鍾情此志不渝。媽媽給我弄的烤芝士麪包,不用方包,改用一個個手指般長的小餐包,用車打芝士替搽了牛油的麪包蓋好被子(有時我也幫手做的,咁難,我唔出手點得),然後滿心歡喜地放入焗爐,等。等聞到麪包混和芝士在空氣中探戈的香氣,看着芝士呼呼的在焗爐中隆起「波波」,是個魔法時刻,等待着執到寶的出爐一刻。專寫食物的著名女作家M.F.K.Fisher說「焗麪包的氣味像輕輕的流水聲,無以名狀地喚起無知和快樂」。出爐的麪包,外脆內軟,芝士一定要烘至帶焦啡才香。所以我才那麼愛半島酒店Chesa的RacletteduValais吧。「家常便烤」,媽媽會用卡夫芝士,「豪華」點會用MontereyJack或Gouda;親友從歐洲帶回來的手信芝士Camembert、BriedeMeaux、Gruyere、Epoisses我現在照烤可也。躺在麪包上懶洋洋嬌娜欲滴的芝士固然銷魂,真的滴在烤盤上偷走出來焦脆了的芝士更具風味。
卡夫芝士較早前聰明地推出過"HaveaHappySandwich"企劃,彈中不少人的神經線按中情感掣叫身心叮一聲。一改傳統不再硬冰銷一塊芝士等於幾多杯牛奶,它以芝士與不少人的窩心食物grilledcheese掛鈎聯繫,邀請公眾創作自己的grilledcheese小故事短片,勝出者獲五千大洋美金之餘,其作品更可成為廣告片全國播放,奪冠的簡單短片,見一份烤芝士麪包走去照太陽燈,曬夠下床,漏了條斗零邊泳褲印在身上忘了曬烘,自鳴得意。另一個,見小紅帽和豺狼竟死對頭一起野餐,還一份烤芝士三文治分甘同味用來「碰杯」,老友到呢,窩心到你化敵為友。
或許,在成長的無情,討厭的虛偽,煩悶的世故,純真的掉失,無奈的妥協裏,窩心食物在萬家燈火的模糊不清中給我們的是個真切溫暖的擁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EFdSy0Wv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