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從報章看到十月三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開幕典禮前一星期,仍是場面失控,選手村衞生環境欠佳,基建仍未如期完成,大會安全系統仍未安裝妥當,是不會知道四年一度的「英聯邦運動會」又來了。
九七後,香港因「身份」改變,不再參加這運動會。香港最後一屆參加,是九四年在加拿大維多利亞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九三年到維多利亞旅遊,目睹當地居民興致勃勃的編織與運動會有關的標誌。維多利亞居民生活簡單,日子過得平淡,有此盛會,他們表示無任歡迎,更樂意出一分力,為英聯邦運動會增添色彩。
一○年在新德里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當地居民反應強烈。看一○年十月四日版的《時代》周刊,撰寫專題文章的Jyoti(看照片,她該是印度人),說得清楚:最好就不要在此舉行運動會。
○六年第一次到新德里出席教育會議,抵達新德里的四月一個晚上,沒想到機場是那麼的混亂,坐計程車到酒店,得排隊去拿一張小紙條,由工作人員寫下要去的酒店,拿着那小小紙條,再去排隊坐計程車(據說沒那張紙條,根本去不了目的地,而且沒可能可以坐上計程車),那擠迫不堪、設備簡陋的機場,極具荒謬感的乘坐計程車方式,幾位同去的外籍人士都說這才算有特色的印度之旅。「要是這機場像世界各地的先進機場,要是乘坐計程車一如其他大城市,排隊上車,說出目的地就可以,那麼,新德里就不能顯出與眾不同了。」
那也算是外國人到東方國家,總希望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往後幾天,他們對窮民在大街小巷側建成的「永久」居所,一方面感到不可思議,另一方面又覺得當地政府的包容。繁榮大街旁有貧民窟,強烈對比,亦不以為意,十分難得。
Jyoti的冀望:LettheGamesNotBegin。恐怕要失望了。
英聯邦運動會該如期舉行。眾多世界級運動員決定不參加,印度英聯邦委員會主席Kalmadi竟說新德里英聯邦運動會比北京的奧運會「更好」。
那「更好」是指市民有權杯葛這盛會吧。新德里居民揚言不出席有關活動,有經濟能力的,暫時逃離新德里。走不了的,也不會去觀看比賽。
那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