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衫......咦?......書書書書書?
以上是我由屋頭走向屋尾時的「心路歷程」。明明是「時裝精」,一屋都是衫是天經地義的,為甚麼居然這麼多唔等使嘢,如今我是「書獃子」麼?
沒辦法,如果買了件靚衫,還得非要有對靚鞋,有個靚袋,有批靚首飾,甚至有個靚妝靚髮型靚指甲襯番的話,以下這些東西也是因為愛時裝而無可避免地買吓買吓,結果越積越多的補品吧,惟有當它們是不能穿上身,也不能帶出街的fashionaccessories吧!
冇得慳的,最慘不是指錢銀上,而是指物理上!為了一堆唔再時的時裝而細屋搬大屋再唔忿氣,想起當日的所謂fashionmoment算係威過都順番氣少少;為了一堆棄之可惜的過期雜誌而捱貴租……如果有人說香港地價是這樣給我導致供不應求而間接炒起所以要掟我臭蛋我估我都不敢駁嘴!
為了對時裝的愛,到底我們搬了幾多垃圾返屋企?
(1)時裝雜誌
可能出乎你意料,如果你問我買「時裝」重要還是買「時裝雜誌」重要,我的答案竟然是後者。
因為時裝未必買得起穿得下,但對着本《Vogue》就怎樣幻想別人都阻止不到我。
所以早在一屋時裝之前,已經一屋時裝書;一屋時裝之後……真是「書中自有時裝屋」了,注意,「書」比「屋」的size大。(衣魚會咬死人嗎?)
曾經妄想過,互聯網流行後,就算不能100%甩難,至少能幫輕一下災情吧?誰知還是沒甚好轉。沒錯,一般東京紐約巴黎倫敦catwalk相是從此一click搞掂不用再揭破指頭了,不代表襯衫idea網上也有,打個譬喻說,internet上各大名牌天橋照片頂多是「市場每日豬牛價格」,硬料來也,躍然紙上的雜誌styling相才是各門各派活用時裝的「今晚食乜餸」,要吸取靈感還是不可少。
互聯網不但沒有「減輕」雜誌的負擔,相反,因為彼此的競爭,還「加重」了。為了令買書的人覺得更抵睇,還不斷加料再加料,終於令自己每月每周化身磚頭,很多時在書店報攤見到新一期上市了都令人感觸良多:(1)這是今天的最後一站嗎?否則不要買,買了才環遊全港九就搬死人,因為這本嘢連毛帶屎肯定有9磅重!(2)今個月大掃除了未?是,是「今個月」,身外物如此多,要是不「月結」,真的有可能返不到屋企!(3)這本雜誌上個月嗰期買咗,但拆咗膠袋,睇咗未?
弊,好似未!
(2)ShoppingBag
如果你是《蘋果》長期讀者,應有看過我「為了一個shoppingbag」一文,自從某天開始捨得把名牌手抽當廢物袋,家中基本已不用再囤積這玩意兒,20年來也不曾需要買超市黑色垃圾膠袋(都算環保一種啩?),問題大致上已解決,不贅。
反而隨着近年購物時附送的環保袋越來越多(甚至過多),便令我很頭痛了,你再瀟灑也不會用環保購物袋做垃圾袋吧,點算?唉,一波又起……
(3)盒
再精美的shoppingbag我都狠得起心腸拿它裝冷飯菜汁,但自問境界實在未高到可以將人家的煙頭煙灰直接倒進無辜的亮橘色Hermès巨型箱子,我……怎麼忍心呢?成十皮嘢一個袋……嗰個包裝盒喎。是,我承認有點雙重標準,所以才是道行未夠呀!
最慘的是這樣的盒子買吓一個買吓一個,個個都靚個個都唔捨得揼,但唔同公司唔同產品的size個個不同……CD架上的19國聯軍的各種奇形兵器已夠煩死我了,如今又多一批各不相讓的三尖八角,叠又叠唔高砌又砌唔埋,我冇錢租迷你倉,請問有冇人同阿多拉A夢熟?
(4)目錄
名牌時裝catalogue,你話有用又唔係,你話冇用又唔係。
十八廿二的時候,哪個牌子的catalogue印刷精美便有分數加。
近年誰的目錄印刷精美誰就是和我作對!不要小看「儲多一樣嘢」的影響力,一樣就是一樣!而且catalogue這東西總是有種引人儲齊一套的魔力,衰過毒品,不要掂為妙!
(5)衣架
以前我幾千銀同你買件名牌衫夠膽執漏個原裝衣架畀我我一定同你死過!家陣已睇化,你最好同我執番走。
是,我明,用它們掛褸,膊頭的承托效果最好,但亦是阻碇,不用一個原裝名牌衫架省下來的位置,換成cheap包膠鐵線衣架起碼夠掛三件同樣的。
人到了某一個階段你就明白很多東西試過威過就算,不必永遠擁有的,最多像我那樣,每個名牌留低一個衣架,影張相留念,便安心將它們全部送去堆填區,Imean真的堆填區,不是你衣帽間的暱稱。
(6)卡
近乎懲罰了!
請讓我回到帶一個很細很細的銀包就可以出街的日子吧!去食飯乜卡有乜折乜卡有乜折已煩死,去入油又數一輪,然後去shopping每入一間舖頭又有不同的VIP卡,帶定出街固然逼爆wallet,摷的時候一枱都係又煩又易唔見又易俾人誤會我晒命,其實炫耀乜啫,乜你唔知真正VIP係唔使帶VIP卡嘅咩?要帶VIP卡嘅VIP,VIP極有限啦!
Textby黃偉文
填詞人,其實最鍾意買嘢,最憎寫字,星期日盡可能唔寫字,去買嘢。
mailto:[email protected]
微博 http://t.sina.com.cn/wymanwong
本欄逢星期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