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德有理:環球股票重現投資價值 - 貝萊德

萊德有理:環球股票重現投資價值 - 貝萊德

有別於2009年的市況,今年環球股市的走勢普遍停滯不前,相反債券市場則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在經濟可能步入「雙底」衰退的憂慮下,錄得不俗表現。不過,我們相信在企業良好的盈利增長及低廉估值支持下,有助股票市場在短期的波動過後,重拾其長線的升值動力。
在今次金融危機過後,企業的基本因素普遍得到明顯改善,盈利增長更以極快的速度回升。然而,受制於整體經濟的不明朗前景,投資者紛紛將資金撤離股票市場,並轉投債市,令股市的表現未如理想。

企業現金多 料增投資

晨星的資料顯示,截至8月底,債券基金在本年至今共錄得1680億美元(約1.3萬億港元)的資金淨流入,相反股票基金則錄得42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反映投資者對後市的態度審慎。
不過,企業在過去兩年採取緊縮政策後,手上均積累了大量現金,為日後再次增加資本開支作好準備。以標普500指數內的企業(不計金融業)為例,平均所持的現金超過1兆美元,相當於其總資產值的11%,是自195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歐洲減債 長遠影響正面

隨着環球經濟逐步回穩,我們預期企業將再次增加投資金額,為盈利增長帶來新的動力。
歐洲方面,當地的主權債務危機亦令股票市場受壓,不少擁有良好企業管治質素、業務發展來自新興市場的歐洲股票亦受拖累,估值甚至較美國同業還要低廉。無可否認,不少歐洲政府的財政狀況緊張,目前正經歷沉痛的「減債」過程。然而,我們相信這對歐洲經濟的長遠健康有正面作用,投資者目前正好利用市場調整的機會,吸納基本因素良好的企業作長線持有。
短期內,投資者可能仍然擔心環球經濟復蘇的進度可能略為緩慢。但事實上,觀乎過去數十年的經濟周期,目前的步伐並非太差。在新興市場的龐大消費需求及經濟增長支援下,歐美各國對環球整體經濟的衝擊力已大大降低,不少當地以至是歐美跨國企業的盈利已穩步回升。我們相信,環球股票的長線投資價值將隨着短期內宏觀經濟的不穩定因素消除,而再次浮現。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