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網癮」很深,每天連工作需要在內,共上網十六、七小時。在香港,筆者很多「推特」或微博的朋友都曾經投訴過,香港的3G流動寬頻網絡不好,接收不良,電訊公司又不斷「殺價」吸客,導致經常網絡擠塞;價錢又貴(百來二百港元吧),與服務不成正比等等。最近,筆者因事要住在德國一段時間,在有比較的情況下,才明白何謂「月是故鄉圓」(就電訊服務而言)。
德電訊收費驚人
在德國,一般外國人在獲得居住證明之前,想使用電訊公司的月費服務或「綁約」出機是不可能的;能夠使用的就只有儲值SIM卡。在德國由於治安理由的關係,是實名制的,要出示護照購買儲值卡。筆者購買的O2儲值卡首次費用連銷售稅為14.99歐元,但內含的儲值額只有1歐元,其餘的是卡費。儲值卡打電話或發短訊每分鐘/每條0.15歐元,一般不設上網服務。
或許你會說:我要3G流動上網服務,我付費便是!也對的,但費用之高卻不是你能想像。我向那店的營業員說同樣的話,他忠告我:最好不要用電話上網,他曾經試過在德國某地以HSDPA開了GoogleMap,看了兩頁,結果賬單多了十多歐元的數據費!兩頁GoogleMap究竟需要用幾多mb的數據?讀者們自行猜測一下吧。
那真的不能用流動數據服務嗎?也不是,他們也有頗吸引的東西,就是所謂的預付數據服務,連一隻USBmodem售35歐元(不設散賣),包5天無限3G上網,之後若要月費預繳的話,則每個月25歐元。
聽起來頗吸引的,可是覆蓋網絡只是一般,HSDPA及UMTS網絡只覆蓋城市中的「旺區」,筆者搭乘ICE列車從法蘭克福去慕尼黑途中刻意棄用了列車上的寬頻網絡作測試,結果發現有一半時間因接收太差而不能上網;其餘時間也只能以2G或Edge網絡勉強應付。
即使在穩定的環境下上網,其傳輸速度也從不高過1.5mps,更遑論香港常見的3.6及7.2mps了。
至於那群iPhone4及iPad迷,很抱歉,即使你不介意買多餘的「USB手指」來丟在一旁,把SIM卡拆出來給你的「聖物」使用,當地所有的電訊公司也不設「剪卡」服務,有冒險精神的可以自己試試去剪。
想在當地買iPhone4嗎?連稅盛惠899歐元及24個月合約,T-Mobile獨家發售。
馮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