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匪夷所思、別開生面的首屆盲人觀星營,今晚在青龍頭圓墩夜空下舉行。香港太空館及香港天文學會製作了凸字星圖及星座模型,讓遙不可及的星河變成可以觸摸的身邊事物。這項破天荒的活動有800人參加,主辦單位期望藉此補償傷殘人士的缺陷。 記者:蔡元貴
「初時聽到話盲人觀星,都覺得難以置信,盲人點樣觀星呀?觀星梗係要用眼睇o架喇。」在屯門區讀中四的陳俊傑昨日與幾名學生義工一起,趕製星座模型,準備今晚給大約50名參加觀星營的失明人「觀摩」,認識天文。盲人觀星營由民安隊發起、太空館及天文學會協辦。除了失明人,或有聽障、肢體傷殘及少數族裔人士參加,已有超過800人報名。
去年曾辦觀日出
籌辦人莫儉榮本身也是盲人,他說盲人觀星可能是全球第一次,是繼去年盲人看日出後又一壯舉。他說:「睇唔到嘅嘢唔等於失去,雖然我哋睇唔到星星,但係透過唔同方法,一樣可以認識星體。」莫儉榮說,觀星是浪漫的消閒活動,一般人以為盲人沒有這種需要,今次舉辦盲人觀星是要打破外界對傷殘人士的誤解。
香港太空館也製作了大量凸字星圖,讓盲人觸摸星座的形狀。太空館助理館長陳俊霖說,盲人跟常人一樣,都可以認識天文:「觀星目的係為咗了解宇宙,唔一定要肉眼睇到星星,先做得到呢樣嘢。」
盲人觀星營今晚8時在青龍頭圓墩營舉行,天文學會學界推廣部部長鍾志民說,跟盲人接觸過,知道他們很渴望體會觀星的感覺,希望透過觀星營,補償他們的缺陷及失落。鍾志民說,盲人可以在室內觸摸模型認識星體,但與眾多人一起在戶外夜空下「觀星」,透過現場氣氛、風聲蟲鳴,才可以親身感受到觀星是甚麼的一回事。
全港都是觀星盲
也許有人會可憐盲人不能真正觀星,但鍾志民說,所有香港居民在某程度上都是觀星盲:「星星嘅光度可以用星等來量度,數值越細,光度越大。本來肉眼可以睇到6.5等嘅星星,但係香港光害嚴重,市區只能夠睇到3等星。所以我哋同視障人士都係咁上下,觀星係好難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