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建制派或許心血少,萬大事最緊要穩穩陣陣,顧上又顧下,講愛國先要忠君,方才夠和諧。親中陣營青年民建聯主席周浩鼎,屬當紮少壯派,在大哥雲集的建制派護蔭下走愛國路,流着80後減一的血,論愛國,原來又不是這麼盲目。
記者:葉雪芯
攝影:陳盛臣
親中派:生娘不及養娘大
歷朝歷代,中國君主稱國民為子民,當官的就叫父母官,就連曾特首為撐政改叫起錨所拍攝的宣傳廣告,都用母與女的關係來對香港政府與市民作個比喻。但要比喻中國與香港的關係,是父母與子女嗎?周浩鼎想了良久後回答:「有點似,但不準確,又未至於親密到這種關係……」何解?「因為養我們的走了……」哦,原來是生娘不及養娘大。周浩鼎說,香港對國家的愛,多與少可討論可培養,但對於是中國的一部份、是中國的領土這一點已經不可變更,毋庸置疑,「遊行見到部份香港人拿着港英旗幟揮舞,中共或許有點不高興的。」
六四事件我不評論
國家愛人民,天經地義,人民自然也會愛國家。不過近年出現以下事件:中國成都人譚作人呼籲民間對汶川大地震遇難學生校舍工程質量進行調查,最後被判「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毒奶粉案「結石寶寶」維權家長趙連海公佈奶製品污染和進行合法維權訴訟反被控「尋釁滋事罪」;再倒後廿多年一看,還有個被香港大多數人認為是愛國事件的「六四」。說到這裏,小記似乎踩到了「禁區」,周浩鼎不言了,簡單直接說:「六四事件我不評論,只能說那是一個悲劇。」事件發生之時,周浩鼎已十歲,大抵已經懂性,至少是有意識有感覺之人,是與非,理應心中有個判斷。可是他表現得實在有口難言:「我真是不知如何回答……這個真不能寫,我們是有指引不許提六四的!」小記再三追問,維園晚會舉行了廿多年,風雨不改的,有到過嗎?周浩鼎良久不語,沉沉的面色,吐出沉沉的一句:「沒有。」認為是悲劇,心裏一定不好受。以下這一段,周浩鼎重複強調這些是民建聯不許提的禁區,還希望小記能暫時擱下手中的筆,「當年在電視上看到那麼多血、死了那麼多人,每年想起也有無助感,我有去天主彌撒,心情會比較平靜平復。」
80後對國家不認受
與身邊的80後講愛國,模糊到不得了。例外的是青年民建聯主席周浩鼎,掹車邊算得上是80後(1979年出生),他斬釘截鐵地說:「我是愛國分子。」雖然在英國生活了六年,坦言「很喜歡英國和英國人」的他,愛國情懷原來早於中學已經深種,「一切由中史開始,老師令我了解很多近一百年的中國近代歷史,我感受到中國這段時間受盡蹂躪欺負,再經歷文革這個悲劇,我決心為中國盡一點力,為我們的國家做一點事,這個亦是我加入親中陣營的原因。」香港的80後生於亂世,在殖民地成長,97回歸突然空降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在難有共鳴。周浩鼎自己也身為80後成長一分子,當然十分理解這種感覺,「80後對國家認同感未夠,也不認受,這是正常的。我們這一代都是有獨立思考的,97年當時大家都十幾歲了,突然間要我們有國家觀念、中國人身份,忽然間很難接受,是需要時間的,甚至大部份80後會『駁嘴』寧願叫自己做香港人。不過也不應該責怪80後就是反叛,他們是因為有清晰思想、有感覺才有這種反應,否則就是機械人了。」
愛國不等於愛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以來,執政的就只有一個共產黨。所謂愛國,彷彿等同愛黨。身為親中陣營的愛國分子,周浩鼎卻非常強調愛國不等於愛黨,「雖然國家只有唯一一個合法的執政黨,就是共產黨,但黨也有做得不對,香港人可以照樣批評。特別在香港這個特別行政區,根本就不用愛共產黨。香港的80後,他們都擁有獨立思考,具有批判性的。香港人對共產黨的批評,是出於公義,他們看到不公義的事情會發聲,但不代表不愛國,難道不聞不問算愛國嗎?其實有可能香港人比內地人更愛國。這些批評的聲音是不能夠禁制、禁止、控制的,中共始終都會聽到,血濃於水,我們都是為這個國家好。正如《蘋果日報》一樣,批評的聲音不少,也不一定不愛國。」香港人的確很幸福,愛國,又可以不用「老奉」愛共產黨,更可以自己一人一票選政黨入立法會代表自己發聲,政黨做了錯事,選票又有力量把民選議員趕出議事廳。但對於一直在位的中國共產黨,做得夠好了、對了嗎?周浩鼎說:「錯的事,當然不少;但對於管理13億人的國家,我認為算不錯了,你要知道這國家是不容易搞的……」
有銀紙就愛嗎?
近年突然間浮出了不少愛國者:舉舉火炬、在盛事晚會唱唱國歌、升升國旗,又是愛國者了;耍耍功夫打外國人,再喊句「不是東亞病夫」又是愛國表現;這種愛,既形於色又形於表。周浩鼎不否認,國家經濟強大起來,「人仔」易賺了,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多了,但同時也利誘了一班愛國者出來,但他強調:「有銀紙就愛,那當然不是真愛。其實愛國教育不應該是這樣,要後生一輩愛國,是要讓他們自己感受。就好像早前我帶團上世博,不單止要他們看看國家強大的一面,若有甚麼不好、缺點也要讓他們知道、看見,然後等他們自己判斷。香港的愛國教育都來硬的,『夾硬灌輸』,當然是不夠好。」
不敢說六四誰是誰非
同樣是浸過英國鹹水的匯賢智庫新丁劉應東,正宗80後,金融界精英,論愛國也少不了提及「錢」字,相對親中派人,他有可能更愛國,「愛國,每個人愛的方面都不同,就正如追女仔,有人可以愛她貌美;有人愛她賢良淑德;有人愛她有家底,任何哪一方面的愛,也可以算是愛呀。我覺得近年香港人對國家認同感多了,中國國力提升了,無論是經濟還是外交,各方面都強大了,其他國家都要畀面。釣魚台問題、香港人於菲國被脅持事件等,外交部都有為香港人出聲,這都是中國對香港的愛。愛是雙向的,國家愛我們,我們自然會感受到。」問劉應東一個簡單的問題:你認為自己是愛國人士嗎?他倒抽一口氣,想了兩秒,語氣才決斷地答:「我是。」
六四事件是否愛國運動仍受爭議,劉應東說不敢說誰是誰非,還帶點保險式官腔地說:「兩邊都可以做得更好,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同類事件。」但他就認為香港人應該中肯一點,「愛國不一定要愛黨,黨也可能有做錯過,可是不應該因為兩三件事就去影響愛不愛國。中國可能做了幾百件好事,例如每年中國發生了不少天災,中國官員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2008北京奧運,中國都為人民帶來無限光榮,如果執住幾件個別事件而去否定國家對人民的愛,這不是太負面,太渲染過火嗎?」
後記:五粒星
相約青年民建聯主席周浩鼎訪問,開初連五成把握都沒有。結果他爽快答應,完全出乎意料。訪問前我一直本着步步為營心態,殊不知整個訪問過程愉快。至於對答內容你是否滿意,或者談不上值五粒星,但至少誠意和勇氣可嘉,畢竟在若干敏感的問題裏,他在包袱下也流露了心底話。誠然如他所說:「《蘋果日報》一向對敝黨也毫不客氣,而民建聯亦不多機會接受貴報訪問。要是你透過官方渠道找我,訪問肯定做不成。今次接受訪問,是因為我也有些說話好想講一講。」我不認為他叫「博上位」,青民主席一位已夠他扶搖直上,但入黨五年來第一次私下接受敝報訪問又沒有上報元老,試脫掣肘,行動上已經贏了五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