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權鬥 - 盧峯

滙豐權鬥 - 盧峯

百年老店果然有百年老店的風範。關起門內鬥時大家扯頭髮、拉衫、咬耳朵、插眼摳鼻甚麼惡招都出盡,還有人搞裏應外合,在店外放流言造聲勢,要把對手趕盡殺絕。到內鬥完結,勝負已分,大家立即整理好衣衫,戴好領呔,拍走西裝上的灰塵,用遮瑕膏塗在青一塊紅一塊的臉上;然後臉帶微笑的走出門來,握手互相問好,祝福新貴萬事如意,不住的說公司深慶得人!
說的這家百年老店自然是在下的愛股滙豐。
滙豐換大班不是頭一次。但過去幾十年來都風平浪靜,平穩過渡,沒有甚麼驚喜,更沒有權鬥痕跡,總是一派「民心所向,天與人歸」的模樣。今次主席葛霖棄商從政,提早離任卻引發比電視肥皂劇更精采的「宮廷內鬥」。這邊廂有董事想擁立一個資歷較淺的外來人成為主席,希望大幅改變滙豐的文化與面貌;另一派則認為該堅持傳統,由資深的滙豐人任主席,以保住「大笨象」的根基,不會行差踏錯。兩派以外還有個別想身登大寶的人一再對外放風,希望爭取支持。更有人為打擊潛在對手而把秘密對話(不上位便辭職)捅出去,令有關人連退路也被封殺,只得棄甲曳兵,黯然投降。
兩大財經大報,《金融時報》及《華爾街日報》則成了權鬥的工具,各派人士互放消息,打擊對手,讓像我這樣的公眾與小股東都能嗅到濃厚的火藥味。
明爭暗鬥兩星期後,擁戴新人的一派與堅持根正苗紅滙豐人的一派都輸了,新班子由半新不舊(加入公司十多年)的高層接任。這樣的結果不奇怪。公司內鬥其實跟政治權鬥差不多,勢均力敵的兩派頂多只能阻止對手上位,不容易捧自己人接班;而最後往往由不見經傳的人冷手執個熱煎堆。當年夏舜霆挑戰鐵娘子戴卓爾夫人的相位,結果入主唐寧街十號的是馬卓安。今次滙豐高層換班不是同樣由黑馬跑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