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柬埔寨名勝吳哥窟(AngkorWat),面臨倒塌危機。由於遊人眾多,加上鄰近暹粒巿(SiemReap)人口倍增,非法抽取地下水情況猖獗,令建於沙土上的吳哥窟,有可能出現裂痕甚至倒塌危機。
建於12世紀的吳哥窟佔地402平方公里,是供奉濕婆神的印度教廟,也是吳哥王朝國都的一部份。在金融海嘯前,每年到吳哥窟的遊客多達200萬,今年預計也有160萬,加上暹粒巿人口在過去10年增加一倍至20萬,對食水的需求大增。
地下水位降 沙層有問題
暹粒市政府每天只能泵出900萬公升地下水,遠少於區內用水的需求,令非法抽水設施湧現。吳哥窟附近的酒店和暹粒巿工廠,都自行安裝抽取地下水的設施。當局估計,暹粒巿有超過6,000個私人水泵和1,000個水井,區內每天用水超過5,000萬公升。但吳哥窟建於沙土上,依靠源源不絕的地下水鎖緊沙土,一旦大量抽走地下水,後果不堪設想。
柬埔寨水務處副處長厄杭(PeouHang)承認,「若抽水過多,地下水位下降,吳哥窟下的沙層就會有問題,吳哥窟可能會倒塌。若沙層有活動,即使只是幾厘米,也會造成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沒有人知道每天有多少地下水被抽走,也不知道可抽取的安全量是多少,「但如果抽水過量,肯定會對吳哥窟造成影響」。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