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畢菲特、蓋茨邀約中國富豪的晚宴,一度被指是世界兩大富豪向中國富豪施壓、逼他們捐贈的「勸捐宴」,內地傳媒甚至高呼「別用洋標準評判中國慈善」。但昨晚與會的搜狐主席張朝陽在微博上透露:「沒有勸捐,只是介紹經驗,捐贈是個人的事情。」畢菲特、蓋茨欲與中國富豪分享慈善行動的經驗,卻受到內地一些富豪、傳媒反對、敵視,所反映的正是中國慈善事業的落後。這種落後,除了中國慈善機構的運作、捐贈財物的監管,制度性的障礙之外,還與東西方的慈善文化、利他觀念的差距密不可分。
內地乏現代慈善觀念
在西方,廣受歡迎的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Dickens)作品《聖誕頌歌》(AChristmasCarol),無疑就是勸人行善、莫做守財奴的代表作。愛財如命、絕不施捨的主人公史盧基(Scrooge),在孤獨的晚年終於悔悟,明白了聖誕的精神,樂於與人分享。
但在中國,財不外露、子承父業的觀念根深柢固,傳統教育中雖有導人行善的內容,但甚少觸及現代意義上的慈善事業。因此,當美國40位富豪承諾捐出一半身家時,中國富豪卻在尋找各式各樣的拒捐理由:中國民企發展歷史短、不需要美國人指手劃腳、中國過去三年捐贈額已增長八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