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乳房刺痛、經期前後乳房份外腫脹,甚至摸到有硬塊,不少女士也會擔心自己是否患癌,但有可能其實是乳腺增生引發的症狀。現時西醫缺乏改善乳腺增生不適的治療,廣華醫院推出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尤其針對改善乳腺增生引發的乳房脹痛,除了中藥外,也可透過針灸紓緩不適。
記者:袁慧妍
現年40多歲的譚女士,3年多前開始感到乳房腫脹,有時更有刺痛不適,令她難以入睡,「瞓瞓吓會痛醒,行行吓街都痛,好似(俾針)拮一陣,又停咗」。她指,經期時脹痛更明顯,乳房似有硬塊,故擔心自己患上乳癌,到廣華醫院接受超聲波檢查,發現是因為乳腺增生,令乳房內有多個水囊,最大的水囊如五元硬幣般,接受抽針治療後只可短暫紓緩水囊引發的不適,其後接受中西醫會診治療,定期服食化痰除濕的中藥後,病情大有改善,「水囊差唔多冇晒」。
受荷爾蒙影響
廣華醫院07年開始為175名乳腺增生患者進行檢查,發現兩成半人有乳房脹痛,其餘七成半有水囊腫,有一人證實患上乳腺癌。該院外科部副顧問醫生英偉亮表示,女士有機會受到荷爾蒙影響導致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則會引發水囊及乳房脹痛等問題,患者以40歲以上女士為主,但有乳腺增生不等於患上乳腺癌。乳腺增生一般可透過造影檢查及組織檢查確診,患者可服食鎮痛藥或月見草油紓緩乳腺增生引發的脹痛。
東華三院王澤森中西醫藥治療中心顧問醫師譚萬信表示,可為乳腺增生患者提供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學認為抑鬱、焦慮、肝氣不舒、氣滯血瘀、痰濕內生、氣血痰瘀相結等,會凝結乳房脈絡,形成脹痛而邢柴胡、枳殼、白芍、佛手、陳皮、香附等中藥材能有效疏肝理氣;服用鬱金、丹參、當歸、川芎、雞血藤、延胡索則可以養血止痛,但他提醒孕婦及來經期間的女士不宜亂服中藥。
譚萬信指,除服食中藥外,患者可透過針灸,或使用含丁香、王不留行、紅花等中藥的乳寧霜,也可使用以當歸、赤芍、水蛭等中藥製成的藥貼,有助紓緩乳房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