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億助市民投醫保行會昨通過計劃 市民仍須貼錢醫病

500億助市民投醫保
行會昨通過計劃 市民仍須貼錢醫病

【本報訊】行政會議昨日通過推行全民自願醫療保險計劃,但究竟「抵唔抵買」則意見紛紜。醫學會認為計劃的賠償額與現時私家醫院收費相差三至四成,市民投保後要再掏荷包補貼醫療費。有長期病患者指保費是健康人士的兩倍是太昂貴。保險業界人士認為,將來保險及醫療市場競爭較現時大,保費及醫療費會有減價空間。記者:陳沛冰、陳凱迎

行會昨通過推行自願醫療保險計劃,食物及衞生局將於下周展開公眾諮詢。政府會根據早前顧問公司研究報告的方向,推出一個基本醫保計劃的範例。報告指出,計劃推行首半年至一年投保人士可獲保費七折優惠,30歲人士每年保費1,380元,70歲則5,416元。有長期病患的高危人士保費是健康人士的三倍。

賠額不足缺吸引力

政府建議動用500億元基金,包括扣稅、資助20至30歲健康人士、65歲以上及高風險人士投保。醫學會昨午與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討論醫保計劃後,該會會長蔡堅指出,政府不傾向扣稅,即35至65歲沒額外誘因,「投保變相交雙重稅」。
蔡堅表示,報告的賠償額與現時私院收費相差三至四成。最初顧問報告指「通波仔」的賠償約4萬,其後修訂為6.5萬至8萬;但現時私家醫院通波仔需最少12萬,市民仍要自付4萬。
報告指出,開腦賠償額12.4萬,前列腺切除手術獲賠3.2萬,診所進行白內障手術則1.3萬。私家醫院聯會發言人劉國霖表示,現時私院開腦單是手術室費用要3至4萬,麻醉科醫生要4至5萬,整個手術「埋單」要30萬。有私院的前列腺切除套餐收5至6萬,報告的白內障手術賠償額與市場相若。他指自願保險的賠償額不足,對市民沒吸引力。
消息人士稱,顧問報告提及的保費及賠償額,政府或會再微調,日後保險公司真正推出的計劃,金額會有所改變。
醫保計劃針對有負擔能力及願意轉到私營醫療市場的市民,加上承保長期病患者風險高,保費不會太低,否則政府要作巨額補貼。買不起保險的市民惟有留在公立醫院。政府對保費加價設有指引。

未來醫療費或減低

為攤分風險,政府要求將高風險人士與健康人士的保險分開處理,「高風險人士嘅保險,政府年底會埋單計算,如果賠償額較保費高,政府就要補貼」。由於投保首三年高風險人士有索償等候期,賠償額不會太大,政府可將補貼攤分之後多年使用。顧問報告認為小腸氣、腹腔鏡膽囊切除、通波仔、前列腺切除及開腦等手術可以套餐收費;加上將來保險及醫療市場競爭較現時大,相信能減低醫療收費。
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史泰祖表示,大部份市民沒多餘錢買保險,計劃未必受歡迎。保險師公會會長麥永光表示,若將來賠償太多,保險公司無錢賺便要加保費。

政府推行自願醫療保險計劃,市民有多一個選擇。

自願醫療保險計劃誘因

1〉政府設立500億元基金,資助方式包括:扣稅、資助投保者65歲以後的保費、資助年輕健康人士及高風險人士保費
2〉計劃推出首半年參加者,保金可獲七折優惠
3〉設有無索償保費回扣,首年參加後沒索償可獲10%回扣,每年增加10%,第三年沒索償可獲30%回扣
4〉政府會向保險公司加保費設立指引
5〉政府將立法規管保險公司不可拒絕任何年齡人士投保
資料來源:消息人士

自願醫保知多啲

問:自願醫療保險基本計劃保費多少?
答:按年齡遞增,每5年遞升一級,30至74歲每月收約100至450元,年紀越大保費越高

問:投保後需否支付墊底費?
答:需要,首1萬元賠償要墊底2,000元,之後9萬元墊底費9,000元,10萬元或以上劃一墊底費1.1萬元;化療療程可獲賠20萬元,但當中兩成為墊底費

問: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包括甚麼?
答:只保入住私家醫院三等房,不包門診,市民可買附加保險以獲更優質服務

問:有患病紀錄可否投保?
答:可以,保險公司也不能斷保,但保費會是健康人士的3倍

問:帶病投保會否設等候期?
答:會,投保首年不獲任何賠償,其後兩年分別獲賠25%及50%,至第4年才全數獲賠

問:現有醫保市民如何過渡?
答:保險公司會修改保單,原有醫保保費較自願醫保基本計劃低者須加保費,相反,原來保費較高者保險公司可提供額外服務(topup)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下屆政府或拖延立法

【本報訊】醫療融資第二份諮詢文件下周一正式公佈,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預期,任期餘下不足兩年的曾班子政府無法完成立法,立法工作要交下屆政府負責;有立法會議員擔心,下屆政府將人面全非,新的管治班子或會放慢手腳,進一步推遲立法工作。
香港醫學會昨與梁卓偉會面,其間談及醫療融資。醫學會前會長謝鴻興會後引述梁卓偉稱,由於相關法例包括規管保費訂立方式、限制保險公司不可在病人索償後激增保費等,立法工作繁複,現屆特首及立法會任期都在2012年中結束,預料難以完成立法。

未交代通脹影響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認為,下任政府將人面全非,「周一嶽同曾蔭權唔做,你又點知下屆邊個做」,加上下屆政府任期至少5年,他擔心到時政府會放慢手腳,令醫療融資的立法工作越拖越慢。
醫療政策評議會召集人郭家麒也表示,諮詢文件未有詳細交代通脹對保費的長遠影響,將來一旦保費勁升,曾班子政府又已離任,市民便難以向政府追究,「到時參加咗計劃嘅市民惟有勒緊褲頭,捱貴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