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期四個月的資助市民自置居所公眾諮詢結束,運輸及房屋局認為多數意見要求政府出手資助市民置業,當中以復建居屋訴求居多。據了解,政府不想市民買貴樓,因此最快在數年後才推出「先租後買」計劃,協助超過申請公屋資格、又買不到私樓的夾心階層置業,但不會復建居屋。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表示,主流意見認為政府應協助夾心階層置業,但多番強調情況非一面倒,原因是不少意見指資助置業未必最好,「有啲畀意見嘅市民經歷過97年金融風暴,佢哋提出上錯車嘅痛苦」。她說,政府不會再鼓吹市民置業,以免「上錯車」到經濟變差時成為負資產。
料數年後才接受申請
消息人士指,當局會建議特首曾蔭權在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向夾心階層推出先租後買計劃,但如何界定為夾心階層仍要研究,當局初步傾向入息下限高於申請公屋入息水平,以四人家庭為例,即月入逾1.6萬元;至於上限則涉較多考慮,初步擬參考夾屋的3.9萬元。消息指,當局會定期檢討入息上下限水平,以切合當時經濟情況。至於先租後買形式,就是讓市民先租住單位,若干年後由住戶買回單位,之前繳交的租金可作首期。
不過,當局現時仍未找到合適土地,亦未有計劃興建多少先租後買單位。消息人士指,政府不會透過房協或房委會重建公屋的土地用作與建該些單位。至於會否請市區重建局參與,消息人士說:「要等更高級人士(特首)決定。」由於興建單位需時,因此至少數年後才可接受市民申請。
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反對政府以任何形式資助市民置業,他說:「如果加息三厘,供款就要多30%,到時夾硬上車嘅人會點?」他又指,不獲資助置業的納稅人一定有所不滿,會加深社會矛盾。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說,先租後買存在不少問題,如單位定價、誰負責興建等,他認為復建居屋是協助夾心階層上車的最佳方法。
焦點小組多反對資助
至於公眾諮詢結果,房屋署助理署長何麗嫦表示,當局收到約1,000份書面意見及440個網上留言,多數意見認為政府應資助市民置業,原因是現時樓價高企不下及市民希望安居樂業等。此外,最多人支持復建居屋協助市民置業。另有意見認為,政府應集中資源協助不合資格申請公屋,但又買不起私樓的夾心階層置業。
反對資助市民置業者亦眾。他們認為政府只資助部份人置業,對納稅人不公平;並指政府不應過份干預市場運作,擔心資助置業會令樓價上升,發展商最終成最大得益者。
不過,政府邀請理工大學協助進行的16場焦點小組,研究結果與當局諮詢所得不同。理大發現反對資助市民置業比贊成多,令人意外的是,參與討論的公屋居民,多數不認同政府資助。跟公眾諮詢一樣,多數意見贊成復建居屋。
資助市民自置居所諮詢結果重點
《諮詢會、書面及網上遞交意見》
‧政府有責任滿足市民居住需求,主要協助對象應為夾心階層置業
‧較多意見認為政府應復建居屋,但反對者認為資助市民置業對納稅人不公平,也無助紓緩現時高樓價
‧較多意見支持政府資助市民置業,但反對者認為市民置業應自食其力
‧大部份意見認為不應推出資助貸款計劃
‧有意見指可推行房屋先租後買計劃
《焦點小組研究》
‧政府不應太多干預
‧贊成復建居屋意見較多
‧有意見認為可資助新婚夫婦,未能申請公屋但買不起私樓市民置業
‧較多公屋租戶、私樓業主及租戶反對政府資助市民置業,擔心樓價下跌,政府會被指好心做壞事
市民反應
放寬入息上限
馮小姐:「資助房屋個名係咪叫居屋唔緊要,總之對象係畀夾心階層、住唔到公屋又買唔起私樓嘅人,但入息上限一定要放寬。」
要幫啲後生仔
王先生:「以前肯做就搵到食,儲到錢買樓,家人工太低,物價貴,一定要幫啲後生仔,先租後買或者起居屋我都贊成。」
釐清住戶權責
葉先生:「唔知先租後買係咪可行,如果過一段時間有啲住戶仲係租緊,但有啲住戶又已經買咗,要維修嗰陣邊個畀錢?政府要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