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有衞星遙感基地

中大有衞星遙感基地

【本報訊】08年汶川大地震後,道路、通訊中斷,外間要即時了解災情只能透過衞星探測。耗資逾4,000萬元建成的中文大學霍英東遙感科學館,可透過接收衞星遙感訊號,不受惡劣天氣影響,能像X光機一樣能穿過厚雲收集地面環境數據,協助救災善後,減少人命經濟損失。
霍英東遙感科學館位於新亞書院附近,05年獲霍英東基金捐款興建,昨日正式揭幕,是香港唯一國家級衞星遙感基地,可收集實時衞星圖像及數據。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專業顧問彭奕彰指,華南大部份天災和暴雨有關,當出現暴雨和山泥傾瀉時,天上佈滿厚雲,遮擋一般光學衞星收集地面數據,改用環球衞星便不受天氣影響,「佢好似X光機咁,接收微波遙感訊號,無論好天定唔好天,都可以清楚睇到地面情況」。研究所曾參與08年汶川大地震,探測災區路況,將數據轉交國家救災部門,協助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
彭奕彰表示,微波遙感探測技術可應用於研究空氣及海洋油污情況,並能監測鐵路工程,「訊號可以穿過地下隧道同管道,睇吓施工時會唔會引致地面沉降,從而快速做補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