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嚴限高檔住房用地內房囤地一年禁買地

國土部:嚴限高檔住房用地
內房囤地一年禁買地

【本報訊】國土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通知,重申今年各地未完成供地計劃之前,禁止出售高檔住房建設用地。另外,有囤地行為一年以上的企業仍將禁止參加土地競拍。分析人士稱,「金九銀十」未完,內地已有發展商「暗渡陳倉」加價賣樓,若情況失控,中央調控樓市狠招料陸續有來,即使推出房產稅也不足為奇。 記者:應毓華

國土部《通知》共四頁紙,但當中新意全無,僅重申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及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用地,不得低於地方供地計劃的70%,並強調沒有完成計劃的地方,不能向大戶型高檔住房項目供地,以及禁止有囤地行為的開發商拿地。為盡快形成有效住房供應,《通知》提出要加快住宅用地審批的速度,各類住房須在土地交付之日起一年內開工建設,三年內必須完工。國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通知》細化了已有措施,令地方可操作性更強。

百姓住房須佔用地七成

瑞信地產分析師杜勁松表示,該通知舊事重提,本身影響應該不大,但卻傳達中央調控決心。最近成交量猛增,重慶、廣州等地發展商信心回歸,表面配合政府「玩默契」,但實際則暗中提價。他並表示,中央已提高警惕,故近日頻出口術;但若開發商繼續提價,監管預售款、房產稅等措施隨時出台。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亞太區主管浦永灝亦相信,監管層遲早推出房產稅政策。
SOHO中國(410)董事長潘石屹稱,中央樓市調控措施中,以增加保障性住房最有效。他並認為,調控力度已足夠,不能再嚴厲;他預期,未來政府或從調節貸款成數及利率,以及實行房產稅方面,來調節樓市。

潘石屹:調控力度已夠

開發商先提價後打折,不知情買家「矇查查」接貨,以為執到平貨,其實是暗中「捱刀」。以廣州「亞運城」為例,開發商聲稱首期成本高達1.1萬元(人民幣.下同),賣1.2萬至1.3萬元算是「物超所值」。但據知情人士對本報透露,開發商所標榜高成本,其實包括政府投入亞運城基建,真正開發商需支付成本大約只有8000元左右,而樓盤售價卻由早前擬定的1萬元飆到折後1.2萬至1.3萬元。他還指出,從成交結果看,投資客佔去半數以上,「一個人買十套、二十套都有見到」。不過,建銀國際分析師陳嘉祺則認為,「金九銀十」之內,政府不會再出招。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9月第三周,北京樓市繼續「量升價跌」,成交面積按周上漲14.33%,而成交價則繼續回落7.38%,走勢健康;上海、深圳則受中秋假期影響,成交量分別按周下降2.4%及1.27%,價格則分別升11.88%及0.72%。

SOHO董事長潘石屹稱,中央調控樓市力度足夠。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