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推進有色金屬產業重組,擁有多項金屬資源的央企五礦集團以整合業務的行動響應,繼控股民企湖南有色(2626)、併購魯中冶金等7家企業後,最新是將澳洲礦企MMG(MineralsandMetalsGroup)注入五礦資源(1208),變相將後者打造成國際資源旗艦,令業務由氧化鋁貿易,擴展至經營鋅、銅、鉛等礦產。 記者:陳韻妍
五礦資源昨開市前停牌,於下午開市前公佈擬向母公司收購AlbumResources全部股權,目前進入準備簽署正式協議最後階段,仍待監管批准。AlbumResources持有在澳洲及老撾經營4個礦山的MMG,MMG的資源儲量豐富,擁有鋅、銅、鉛、銀、金的儲量分別為410萬噸、90萬噸、50萬噸、4060萬盎斯及50萬盎斯。注資消息令五礦資源復牌後股價抽升6.5%,最後收報4.96元,升3.77%。
復牌漲3.8%仍待批
國泰君安分析員梁劍文指,五礦資源市值僅100億元,相信吞下MMG豐厚資源後,可借助MMG的豐厚資源,打造國際礦業投資旗艦,而貿易出身的五礦資源擁有完善的網絡,有助未來分銷礦產資源。
有色金屬業分析師稱,按估算,五礦資源收購需要耗資逾100億元人民幣。他指內地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緊張,從儲量上看,MMG質優量足,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利,但能否產生效益仍取決開採、條件、時間及成本等因素,相信短期不會對公司盈利產生立竿見影效果,料至少需3年才帶來效益。
涉百億短期難谷盈利
國務院年初通過《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支持大型企業進行跨地區併購及區域重組外,亦進行集團內部重組,力爭形成3至5家實力較強的綜合性企業集團。五礦集團亦以身作則四處攻城掠地,投資過百億元人民幣進行併購及籌建一批礦業公司。
五礦集團於09年6月斥資13.86億美元,收購澳洲第三大礦業公司OZ核心資產,並將之整合成新公司MMG,待時機成熟才將MMG注入子公司。儘管五礦集團的注資行動與中信集團06年底收購哈薩克斯坦油田後,07年再注入子公司中信資源(1205)的方式如出一轍,但令市場始料不及的是五礦集團選擇向五礦資源,而非業務相近的湖南有色注資。
五礦集團上市子公司概覽
子公司:五礦資源(1208)
主營業務:貿易業務佔集團綜合營業額約51%,大部份以氧化鋁貿易為主
子公司:湖南有色(2626)
主營業務:硬質合金產業及鉛鋅產業
子公司:五礦建設(230)
主營業務:內地房地產發展旗艦
子公司:五礦發展
主營業務:公司以鋼鐵、冶金原材料的貿易和生產為主
子公司:金瑞科技
主營業務:電子基礎材料及電源等研究開發和生產基地
子公司:株冶集團
主營業務:以務實鉛鋅為主業
子公司:中鎢高新
主營業務:鎢鉬及硬質合金行業
子公司:關鋁股份
主營業務:普通鋁錠、鋁材、鋁製品、氧化鋁粉及有色金屬、氟化鹽、炭素製品的生產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