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在回國三天後,終於回家了,詹家終於團圓了,但中日關係的修復則遙遙無期,連索償方面的口水戰也只是剛剛開始。在對外索償方面,北京一向是親疏有別、財大氣粗,重面子不重財,今次對日索償的結果極可能是不了了之。
香港旅行團在菲律賓被魔警脅持釀成八死七傷,雖然本港政團及輿論強烈要求菲律賓政府道歉及賠償,但菲律賓政府匆匆出爐的調查報告一交給北京,中國外交部立即肯定對方「認真誠懇」,隻字未提賠償問題。而詹其雄獲釋後,中國外交部強硬地要求日本就非法拘押中國公民道歉及賠償。兩相比較,未免令人懷疑北京對內地居民及香港居民是否親疏有別,對菲律賓及對日本是否親疏有別?
不過,北京就算對同一國家索償,也是準則不一。1999年5月,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國導彈炸毀,幾經外交談判終達成協議,美方向中方賠償2,800萬美元。而2001年4月中美軍機在海南碰撞、中國戰機機師王偉罹難,中方曾向美方索償100萬美元,美方只同意支付3.4萬美元費用,又被中方拒絕。中方的索償最後不了了之,主要是為免影響喬治布殊總統於當年10月首次訪華的計劃。
維護面子做騷
至於中國民眾在反美、反日示威中損毀對方駐華機構而遭索償,北京的處理手法也迥異。1999年,美國駐華大使館被中國示威者擲磚頭破壞,中國接受美方就駐南使館賠償之際,也向美方支付280萬美元,以賠償美國駐華機構的損失。而2005年內地多個城市爆發反日示威,中國拒絕就事件向日本道歉及賠償,但後來同意由地方政府負責修復日本駐華機構所受到的破壞。
由中國處理索償問題的思路可見,中國既不可能向日本賠償所謂撞船修理費,也不會真的在索償方面與日方錙銖必較,兩國政府無非將索償當作一齣演給各自國民看的騷,以維護各自的面子而已,連談判的籌碼也談不上。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