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專家話打麻雀可以預防癡呆?但我見啲老人家年輕時都成日打吓衞生麻雀,但係點解都有癡呆症呢?」
打麻雀除了要運用腦部的思考,同時亦需要配合眼部、手部和腦部的活動,當中運用到肢體的平衡、手指的靈活性、反應敏銳性、判斷能力、記憶能力、策略性思考能力等等,而且打麻雀也是一個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活動,當中也涉及到說話、溝通和社交等技巧。因此,打麻雀是一項不錯的鍛煉,從中可獲得不少樂趣!
至於打麻雀與癡呆症的關係,可從兩方面去看。
治療性:有研究顯示,打麻雀對初中期的癡呆症患者來說,可紓緩認知能力的退化。此外,如不涉及賭博,參加者着重過程多於結果,可獲得不少成功感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由於形式輕鬆,亦可減少患者間出現爭吵的機會,並能紓緩情緒,不但是一項非常好的腦筋鍛煉運動,也是一個很好的日間活動。
預防性:由於在打麻雀的過程中需要用腦,因此對於預防癡呆症會有幫助。然而,假如麻雀打得久了,並已成了習慣性,「有牌上牌」,「有碰就碰」,而沒有花腦筋去「做牌」的話,便對預防癡呆症沒有多大幫助了。
總括而言,只要多用腦,進行不同類型的健腦活動(例如下棋)、嘗試新事物、培養其他嗜好,均有助預防癡呆症。
逢周二刊出
撰文: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
有關癡呆症及記憶衰退的查詢,
可致電耆智園「記憶在線」:2636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