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中美日微妙三角外儲策略關鍵 - 李大同

環球透視:中美日微妙三角外儲策略關鍵 - 李大同

雷曼08年倒閉引發金融海嘯,各國合力聯手救經濟;09年經濟復蘇,股市回升;今年復蘇步伐似實猶虛,各國各有盤算,國際政經領域充滿暗湧,兩年前的合作不復見,近期熱炒的是中國威脅論。
9月7日,日本在釣魚台海域拘捕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翌日,日本財務省公佈中國7月份加大力度購買日債,數量達583億日圓,其間圓滙多次升至15年新高;及至日本首相菅直人成功連任,立即動用兩萬億日圓干預滙市,為六年來首次。

釣魚台事件外儲為誘因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財長蓋特納再一次就人民幣滙率問題攻擊中國,指人民幣滙率過低,以助民主黨拉票。
中美的貨幣衝突與中日的主權衝突,牽涉三個國家的兩件看似無關的衝突,偏偏與中國今年調整外滙儲備的投資策略有關。
按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師龔方雄估計,美元兌人民幣未來5年貶值10%至15%,那麼中國的外儲虧損將達2454億至3681億美元。自美國以印銀紙方式應付金融海嘯,中國便開始反思自身以美元為主的外儲投資策略。近期中國不斷減持美國國債,持有的美債由09年7月的9390億美元,減至今年7月的8467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購買日本國債的額度創下歷史高位,市場相信此為日圓今年急升的主因。中國增持日圓資產是為了改變過度依賴美元的狀況,並非蓄意與日本作對,因為日圓呈強,將影響由出口業主導的日本經濟復蘇勢頭。

中國勁買日債惹東瀛不滿

美國方面是否希望中國拋售美元資產呢?雖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指,中國沽美債對美國是好事,美國競爭力可以因美元貶值而增加,真正幫助美國經濟。但若美國再透過開動印刷機(QE2)刺激經濟,中國這名最大美國債買家,是否繼續支持將成關鍵。若中國願意放棄改變沽美債買日債的新外儲策略,將是美日兩國最樂見的。
政治從來都是妥協的藝術。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周四在聯合國大會上,分別與中日元首會面,日本周五宣佈釋放船長詹其雄。中日關係在劍拔弩張之際,日本態度急促軟化。中美兩國元首會面,會後有報道指雙方會面期間並沒有談及人民幣滙率,情況有如兩軍正面接觸,卻沒有動刀動槍。
有趣的是,之前一日新華社報道,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代表胡錦濤,與美國財長蓋特納代表奧巴馬磋商,範圍包括經濟、貿易及貨幣。
究竟中美與中日兩宗衝突忽然消弭於無形,是否與中國改變外儲策略有關,相信要看人民幣短期內走勢,以及未來數月的外儲數據,便可知分曉。事實上,中國7月再次淨購入美國國債,是3個月以來的首次,顯示中國對美國資產又恢復信心了。
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