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血管 阻礙吸收營養血塊易致胎死腹中

堵塞血管 阻礙吸收營養
血塊易致胎死腹中

【本報訊】可致早產或胎死腹中的胎盤底下大血塊堵塞,防不勝防。中文大學研究發現,每3,000名孕婦就有一人因胎盤底部有大血塊堵塞血管,或因血塊令胎盤變大而擠壓血管,阻礙胎兒吸收營養;10名有此問題的孕婦中,4人發生胎死腹中或嬰兒夭折,但此症成因未明,產前檢查也未必能發現,本身有高血壓及首次懷孕婦女高危。 記者:陳凱迎

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收集04至08年間,共31,328名孕婦產後的胎盤,進行研究。結果,有10名年齡介乎22至33歲的孕婦,被發現於胎盤底下位置,突然出現至少一厘米厚的血塊塞住血管,即約每3,000名孕婦中,有一人出現這種情況。

高血壓者高危

外國研究顯示,胎盤底下有血塊堵塞的婦女,流產風險達18%。上述10名孕婦中,只有7人成功誕下寶寶,包括一名26歲孕婦,但嬰兒出生不久後夭折;3人的嬰兒出世後體重過低;3名嬰兒則體重正常。其餘3名並無誕下嬰兒孕婦,一人懷孕至39周時胎死腹中,兩人分別懷孕至17及19周時須終止懷孕。
研究人員估計,孕婦因胎盤血管被大血塊堵塞,或血管被異常變大的胎盤擠壓,阻礙胎兒經母體吸收營養,結果餓死或出生後出現磅數不足的情況。上述孕婦中有8人是首次懷孕,而根據基因測試,胎盤血塊中有85%血液來自母體,故研究人員相信,倘母親本身患有高血壓或凝血問題,或者是首次懷孕,均是出現胎盤底下大血塊堵塞的高危一組。

病症成因未明

由於這種病症成因未明,研究人員表示,醫生只可透過超聲波,檢查孕婦的胎盤是否較正常大。但婦產科專科醫生余啟文指,胎盤異常變大的情況不易發現,幸而此情況非常罕見。一旦發現胎兒胎盤不正常,也要等懷孕至少34周,即「足月」時才可將胎兒取出。
至於嬰兒先天磅數不足會否造成後遺症,余說,須視乎胎兒由何時開始無法吸收足夠營養成長,「越早吸收唔足,後遺症就會越多」。他舉例,未出世時已不能吸收足夠營養的孩子,體形會較其他孩子瘦削,器官功能也會較差,「例如人哋未出世時用10粒細胞製造個肝,但營養不足嘅胎兒只可以用8粒,出世後肝功能總會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