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務員事務局內部文件指,未來10年將有7萬名公務員退休離職,總數接近現時15.5萬員工一半,每年退休人數由現時逾3,000人激增至7,000人,是歷來最持久和最龐大退休潮,而且多是高層或資深公務員。人事顧問指,高層和有經驗的人走晒,政府變成一堆散沙。有立法會議員亦擔心政府青黃不接,「政府係靠班公務員撐住o架,唔係班局長同副局長」。
記者:呂焯均
公務員事務局在一份內部通訊中透露,未來10年約有7萬名公務員退休,涉及所有部門,主因是80年代政府擴大公務員編制,當年的員工已到達退休年齡。
該局承認面對大批資深人員退休有三大憂慮,包括:如何保留他們的寶貴經驗和知識,以繼續維持高效率優質服務;面對勞動人口越來越少,政府如何能招聘、培訓和挽留新一代的公務員;在這前所未有的公務員隊伍交替時候,政府如何改革工作方式和調整服務。
內部通訊的內容顯示,該局擔心退休潮令公務員隊伍經驗和能力下降。未達退休年齡公務員無心戀戰,亦出現離職潮。即使招聘,亦擔心聘用條件難與私人機構競爭。
採取多項非常手段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已直接與各部門商議部門首長繼任安排,盡量希望保住首長職位有合適人選。不過,一旦有首長級人員辭職或提早退休,即出現斷層問題,部門難以解決。該局參考過去做法,可能需一次過採取多項非常手段,包括聘請獵頭公司找人才,像現任廣播處長黃華麒;原任首長退休後留任一段時間,例如前任工務局常任秘書長麥齊光;由政務官或其他部門空降,現時不少部門已是長期由政務官出任署長甚至副署長。
今年11月9日至11日,公務員事務局將一連四天舉辦公營部門改革研討會,探討應付退休潮的良方。政府非常重視此研討會,行政長官、政務司司長及財政司司長均親自上陣,為不同環節致開幕辭。政府又邀請來公私營機構和學術界的海外和本港著名講者出席。公務員事務局回應記者查詢說,政府會透過招聘新血及全面培訓各級人員,確保適合人員接任。
議員促減合約員工
中原人力管理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即使增加招聘和加強培訓,只能補充中層人手,高層仍然會出現斷層,況且近年中層辭職的情況也加劇。政府應考慮向外直接招攬人才填補高層空缺,否則管治水平只會越來越低。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認為,現時的局長及副局長表現都「未夠班」,故公務員退休潮影響嚴重,政府必須盡快增聘長期聘用的公務員,縮減合約員工,並加緊在職訓練培養接班人。
特稿
「擦鞋文化充斥 早走早着」
一名部門首長級高官指,公務員退休年齡為60歲,但舊制公務員可選擇提早在55歲退休。由於士氣低落,近年不少公務員選擇55歲退休,有些人退休前休假,再提早幾個月離職。「好多人唔滿意政府團隊充斥擦鞋文化,升級變成馬房制度,寧願早走早着」。
該高官指,公務員事務局近來有迹象開始收緊離職後就業申請審批,一來是梁展文事件帶來的影響;二來是對首長級高官產生阻嚇作用,想提出退休出外搵真銀也不易。此外,退休潮特別影響專業部門,例如建築署斷層更明顯。
削減福利作繭自縛
政府過去在削減公務員福利上作繭自縛,由長俸改為公積金;公務員因沒有長俸綁死,一旦離職損失不多,令他們沒有離職的顧慮。
公務員事務局資料顯示,公務員過去曾出現三次退休潮。80年代平均每年約1,100人退休,佔編制0.7%,之後逐步上升,96/97年度因回歸移民潮而出現首個高峯,約4,000人退休,佔編制2.2%。接着的兩年大幅下降,00年再上升,01/02年度達第二個高峯,約8,000人退休,佔編制5.1%,出現這個高峯是因為60年代聘用的公務員已屆正常退休年齡。政府推出的自願退休計劃則令05/06年度起,每年退休人數一直維持約3,000人之多,佔編制2%。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