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於上周三公佈議息結果,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指標在零至0.25厘之間,在會後聲明中刪除保持其資產負債表在現有規模的語句,意味聯儲局隨時施行「量化貨幣寬鬆政策二期」,擴大買入中長期國庫債券的額度。聲明亦指出,現在美國的通脹率處於聯儲局可接受區間以下,因此只要經濟增長步伐放緩,聯儲局並不需要等待衰退出現才再度大規模「印鈔」。美滙於聯儲局議息後進一步下跌,歐元兌美元攀升至1.35的五個月高位,黃金價格更觸及歷史新高位1300美元一盎斯。
去年聯儲局於3月開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時,筆者就曾預期金價將大幅上升至1300美元,而今年6月當歐債危機深化時,我再將今年目標調高至1400美元。金價上升,除因美元整體下跌外,亦因美元可作避險貨幣的角色已因美國財赤不斷上升而被淡化。2000年前,黃金投資需求少,當時美國股市大牛市,美債回報高,標指在1995至2000年上漲1.9倍,而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為5厘,持有黃金的風險調整後機會成本非常高。2002年開始,黃金進入因美元下跌而形成的大升勢。過去幾年,因各大國政府紛紛印鈔扶持經濟,削弱紙幣可靠性,因為黃金並不是政府或任何人的負債,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多年前已游說各央行增持黃金作外儲。
歐美最快一年後才加息
人民幣加快國際化,將來將成主要交收貨幣及儲備貨幣,因此將來中國無必要持有太多美元作外儲,買進黃金作外儲是最自然的事。除中央銀行已成黃金淨買家外(自1988年以來首次),主權基金在金融海嘯後亦逐漸從紙上財富轉移投資實物,交易所上市的黃金基金的推出,令零售投資者較易以長期持有方式投資黃金。由於上市基金盛行,基於對冲需要,於2009第二季,此等實金需求已比去年同期上升四倍。
黃金雖不會派息,但在現時低息環境下,其持有成本仍低。若環球經濟起飛而股市進入大牛市,通脹上升而各國快速加息,則金價會回落,筆者估計歐美最快要一年後才有資格加息,所以金價仍未見頂。
王良享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
王良享、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