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我敬重的投資專家推測,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將會瀉至450點(註:上周五收市報1148點),同時,美國國庫債券價格將會繼續上升,把10年期國庫券孳息推低到1.5至2厘。
我的一位朋友、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艾確特認為,環球經濟再度步向衰退,惟許多投資者尚未有危機意識。這番話讓我想起波蘭一位男子在5年前頭部中彈而不知,雖然不時感到頭痛,但最近才去就醫,並取出子彈。我認同艾確特的一些觀點,全球經濟中,部份環節的確處於「冰河時期」。以美國地產市道為例,若考慮到人口增長此因素,美國新屋動工量為50年來最低水平。
事實上,與艾確特站同一陣營的大不乏人,多位股市淡友均警告,標普指數有跌穿去年3月低位666點之虞。不過,大家要留意兩點:首先,即使美股如預期大跌,美國公債是否真的能帶來理想回報?第二,美國公債牛市已持續約30年。
追買美債長揸恐損手
我先前指出,美國公債的牛市已在08年12月18日結束,當時的孳息一度跌至2.08厘(目前為2.5厘左右)。假設我推斷錯誤,公債價格續上升,孳息又真的降至1.5厘,但之後又怎樣呢?個人認為,這就像在2000年初買入納斯達克指數合約,指數在2000年頭3個月暴漲30%,之後卻大逆轉,市場血流成河。我不排除美國公債孳息會在短期內進一步下跌,但投資者如在現階段追入,並長期持有,到頭來恐怕「損手」。
在今年5、6月的時候,我提到美國公債市場會反彈;到了7月,我指出在經濟不明朗氣氛下,債市進一步向上並不令人意外。如今目標已達,我會選擇離場。所以,我認為,投資於亞洲股市和地產市場以至貴金屬都仍有可為,這些投資產品的前景均勝美國公債一籌。
麥嘉華
末日博士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