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共同體:火箭一矢中的 - 盧覓雪

男女共同體:火箭一矢中的 - 盧覓雪

我最欣賞的職業桌球手「火箭」奧蘇利雲,在蘇格蘭舉行的世界桌球公開賽,因為嫌獎金奀而拒絕pot入最後一個黑柴事件,叫大家重新留意「火箭」的言論是否言之有物。
他曾公開發表桌球發展落後,世界桌球聯盟沒有積極改善賽制,增加贊助商、開拓市場,也沒有提高賽事獎金,以及吸引更多觀眾;幾乎鐵口批命話咁搞法,職業桌球遲早式微,被市場淘汰,他本人亦多次威脅掛Q!「火箭」是不是無的放矢呢?
我明白人比人、比死人,但人總不免比較。就像當今世上,不少職業聯賽都辦得極其成功,當中以足球、冰球、籃球及網球最為成功,球員收入都是天文數字;當中3樣是隊際,只有網球是個人項目,若以個人運動而言,職業網球員的收入,肯定叫同樣是個人項目的桌球員恨得牙癢癢!
舉個簡單例子,桌球史上最賺錢、收入最高的是有「桌球皇帝」之稱的7屆世界冠軍亨特利,他在職業生涯截至目前為止,賺了逾1億港元;但不要忘記,他由85年轉打職業以來,用了25年時間累積財富。
凡事相對,在網球界中賺取最多獎金的費達拿,他轉打職業12年,累積至今約賺4.5億港元!還未包括像Nike、勞力士及吉列等贊助及廣告費;與亨特利的1億相比,費達拿用的時間少了一半,收入卻是4倍之多,怎不叫桌球員眼寃?再舉個簡單例子,剛結束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拿度獨得170萬美元獎金,折合逾1,300萬港元,還未計算他每晉級一圈賽事的出場費;再看一下桌球最高榮譽,世界桌球錦標賽的冠軍獎金,只有25萬鎊(約300萬港元),即便加埋其他甚麼一棒最高度數、一Q147之類的額外獎金及出場費,都不過是美網冠軍的零頭,莫講幾時至可以與費達拿相提並論?
連轉打職業賽9年的拿度都有逾2.7億港元獎金,奧蘇利雲打了18年,累積獎金約7,200萬港元,難怪他滿肚牢騷!也好,訴了苦起碼不用加深他的抑鬱症。
文:盧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