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觀螢火蟲」 - 陸離

「夜觀螢火蟲」 - 陸離

這應該是我們香港一個小小的喜訊吧?
「漁護署甲蟲小組」普查全港甲蟲,發現全球獨有「螢火蟲新品種」,現正與國際「螢火蟲分類學」專家共同研究,稍後為牠命名。
即時聯想(1):漁護署「捉狗隊」前綫人員的捉狗方法,例如用繩圈箍頸,不時會傷狗,殺狗,最近一次甚至害狗窒息嘔血,在地上留下一條血路,令愛狗人士嘩然。經抗議後,漁護署已答允檢討改善,這都算是不幸中之小幸。──但是我們也最好將注意力試下放在另外一個角度,譬如漁護署其實是頗大的:他們都出版過不少書籍,介紹香港郊野公園,雀鳥蛇蟲,花草樹木。如果我們都欣賞「米埔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如今因着「螢火蟲新品種」的關係,又知道(未算認識)這個「甲蟲小組」,那麼我們對於漁護署(以至整個香港),似乎就最好試下改用「數手指」的方法,數下壞處,再數下好處,而不是籠統一個勁兒大駡特駡了。(正如左丁山說,香港很多事情,外國人讚,香港人駡。──我們是不是可以試下應駡的駡,應讚的讚,甚至可以試下盡量減少「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呢?)
稍後聯想(2):很「悲壯」,就是「夜觀螢火蟲」這五個字。這是「港專旅遊教育工作坊」主辦一次本土文化旅遊、生態旅遊的特殊命名,我沒有參加,但不少親友參加了,回來大讚。其實香港不少人都在默默做着這些有意義的工作,好導遊當然不止一個「英雄領隊謝廷駿」。來香港旅遊只是吃喝購物嗎?香港缺乏景點嗎?讓我們真的試下「數手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