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亞洲消費及商品股看升

暢談富論:亞洲消費及商品股看升

8月份整體新興市場股市報跌,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下跌2.2%(以美元計),亞洲股市雖同樣下跌,但跌幅較其他新興市場輕微,僅跌1.4%。
踏入9月份,隨着環球股市表現好轉,亞股亦大幅反彈,截至9月21日,摩根士丹利亞洲(日本除外)指數較上月底升8.6%(以美元計)。
我們預期亞洲市場將維持長期上升趨勢,惟在長期牛市中,或會不時出現調整。現時環球經濟出現「雙底衰退」的可能性較低,因各國政府持續向經濟體系投入大量資金,事實上,一些國家如中國根本沒有衰退問題,因此分辨個別國家的狀況非常重要。

中國印度經濟增長佳

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無論政治或經濟在國際舞台上將越來越重要。印度今年第二季的經濟增長加速至按年上升8.8%,高於首季的8.6%,製造業、服務業及農業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印度央行亦上調本財政年度(明年3月年結)的經濟增長預測至8.5%。
我們繼續看好亞洲市場的前景,主要因為亞洲國家擁有較高的經濟增長、豐厚的外滙儲備、相對低的負債,加上銀行存款利率低企,股票市場能提供較高的潛在回報,更重要的是,現時亞股估值吸引,有助吸引資金流入。
過去數月,我們集中於兩項主題:消費及商品。受亞洲地區人均收入及消費需求上升帶動,消費相關企業的盈利增長前景理想。我們不單止在消費品相關行業(如汽車、零售)中尋找機會,亦留意服務業如金融、銀行及電訊。

商品料持續供不應求

至於投資商品行業,相信是另一途徑受惠於中國及印度等高增長國家的需求上升,預期全球商品將持續供不應求,長線可望為商品價格帶來支持。然而,衍生工具市場的投機活動可能會令價格異常波動,未必會平穩向上。在這領域,我們傾向尋找在商品生產如石油、鐵礦、鋁、銅、鎳及鉑表現強勁的公司。
預期在未來的20至30年間,多個現時的新興市場將可成為全球最富裕的10個國家之一,當中包括中國及印度等經濟快速增長的國家,她們應可持續為環球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