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過後,麥里浩徑上又湧現一眾毅行者發燒友,他們備戰一年一度的慈善長征,挑戰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當然,參加長征活動必須有充足的賽前訓練,但由於路程長,參加者還須具備堅強意志,才能完成。
透過野外耐力活動,是鍛煉意志的良機。還記得中學畢業那年,參加了外展訓練課程(OutwardBound),經歷25天的野外鍛煉,接受獨木舟、遠足野營、攀石及風帆等訓練;更具挑戰是一個人獨自在荒島上,進行3天的自我求生訓練。回想起來,真的有幸能在年輕時得到這樣鍛煉意志的機會。
野外鍛煉,泛指該活動的特點,是對野外大自然的環境作出某些挑戰;這些挑戰的目標,可能是高山、懸崖、急流或大海等自然景物。參與野外鍛煉的精神是去征服、奮鬥及自我挑戰,與渴求打敗對手的競爭性運動截然不同。參加者必須拿出信心和勇氣,去克服野外的各種困難。
近年來有很多志願機構,舉辦各式各樣的野外鍛煉課程;由於這些活動在郊野進行,所以存在某程度的風險,大致可分為高、中及低風險。高風險如滑翔風箏、跳傘、攀岩及潛水等;中風險有獨木舟、野營或風帆等;而一般行山則屬於低風險。
文: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