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3萬市民正輪候公屋,約5萬是單身人士,但有政黨不滿,當局每年讓2,000單身者上樓,加上實施按年齡計分制,年輕申請人往往被較年長的「爬頭」,結果等「三年又三年」,遠超當局三年可上樓承諾,「隨時等10年,等到老」。
街工社區事務幹事黎治甫昨說,房署05年起對單身人士申請公屋實施計分制,按申請時年紀給予「底分」,年紀越大越高分,其後每月可獲加1分,達指定終點分數的申請人可獲審批,有機會上樓。同期又有配額制,每年25,000個公屋單位,只有2,000個單位供單身者。
計分制增輪候時間
他批評較年輕單身者就算早已申請,但較年長的加入申請後,因分數較高可「爬頭」上樓,如蘇小姐申請時只有30歲,結果等了七年。他認為房署一般以先到先得方式配屋,故「計分制」對單身者不公。他也不滿不斷提升終點分數,增長輪候時間。
他又批評配額過少,因當局是以過去單身人士只佔總數8%來計算配額,但現時單身人士申請量已大增至約5萬人,已接近佔整體13萬人的40%;他又認為入息限額7,440元太低。司機蔡先生月入只有5,000元,但對申請公屋猶豫未決:「今年40幾50歲,如果等10年,都60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