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份禮物,一黑一白任我挑,我挑了黑色。外型古雅純樸,以為是個陶杯,但蓋得嚴密,得用力掀開,方知是個茶葉罐。
台灣陶藝創作家,採用釋放能量之天然礦土,及具備骨質瓷燒製能力的瓷窯,在1200℃以上高溫成形。不但釋放有益健康的遠紅外綫及負離子,還活化水質促進新陳代謝淨化血液,云云。
它是「泥與火」的衝擊結合,大自然的粹煉,說是「養生」,也可「充電」。令我愛不釋手的,是簡約樸素的形象,但一看便知花過心思和藝術加工。
正因它漂亮(我覺得黑色漂亮)卻不張揚,用來盛載茶葉倒十分合適。
我家有大大小小的瓶罐,放什麼茶葉在這罐子呢?平日新茶上市快快享用,什麼明前龍井、八十八夜,密封無用。像宋聘、大紅袍這些,中秋才拿出來伴月餅的,早有珍重歸宿。凍頂烏龍、鐵觀音、玉露,本身連罐,碧螺春那個更精緻……
因是新歡,所以用來放白牡丹─常喝,有時朋友來我處開會或聊天,指定要白牡丹加白毫銀針,鮮醇雋永的白茶,祖輩起一直光顧「英記」(始創於清光緒八年,1881年)。白牡丹配個純黑陶罐,是低調的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