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各地區域經濟「十二.五」規劃正積極編制,西藏率先表雄心,將優先發展能源工業,並爭取未來5年工業年均增速逾30%。至於東部地區,發改委官員表示,會優先開發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同時重點發展8個大城市群。內地分析指出,未來數個月,「炒地圖」(區域概念)將成為A股主要的投資題材之一。
記者:應毓華
新華社昨引述西藏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出,「十二.五」期間,西藏將大力發展工業,並在2015年將工業增加值提升至208億元人民幣。西藏將優先發展能源工業,有序發展優勢礦產業,積極發展新型建材業,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和高原特色生物產業,並扶植藏藥及手工業。
西藏工業盼年增逾三成
「十二.五」將近,各地區域發展的思路亦日漸明確。發改委秘書長楊偉民日前表示,未來中國城市化佈局要以城市群為主體發展,實施有區別的城市化方針。當中,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個特大城市群會優先開發。
內地傳媒引述官員和學者指出,「十二.五」區域規劃將以縮小地區差距為主要目標,向中、西部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目前廣西、河南、內蒙古等省區的區域規劃可能是熱門。
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增速放緩,通脹預期高企的背景下,市場來自基本層面的投資機會少,A股上升乏力,使得區域概念再次成為影響短期市場的主題,獲資金持續關注。
滙業財經證券部主管熊麗萍表示,西部大開發概念仍最值得炒作,相信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央對西部大開發的投入和規劃所佔份量會大幅提升,故仍看好具西部概念的原材料、水泥、基建、建材等板塊。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則提示,雖然市場也可能再借題發揮,但對這些西藏概念、西部概念能否轉化成企業盈利,仍有所保留。
巴曙松︰地方債問題可解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地方融資平台曾起重要「輸血」作用,但其風險一直令人擔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昨日在《人民日報》撰文稱,當前監管部門正對地方融資平台進行分類管理,叫停了公益類的融資項目等,應能緩解地方債務風險。由於中央政府財政狀況良好,若少數地區發生債務危機,中央是有能力通過財政撥款或轉移支付的方式支援地方。
西藏開發工業重點
1)優先發展能源工業
2)有序發展優勢礦產業
3)積極發展新型建材業
4)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及高原特色生物產業
5)扶植藏藥及手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