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元朗康樂路公園一棵10米高的石栗樹,昨中秋賞月夜突然倒塌,連根拔起塌落休憩處;當時公園內擠滿賞月的市民,各人均走避及時,其中一對小情侶更險被擊中。康文署稱,上星期檢查過該棵石栗樹,並無發現異樣,歸咎於惡劣天氣和連場暴雨導致倒塌。不過,有樹木專家指出,塌樹樹腳蛀穿了大洞,絕非一朝一夕所致;天雨只是催化劑;他批評康文署對塌樹:「次次都賴風雨,係好唔專業」。記者:區恩傑
現場是元朗康樂路公園籃球場旁邊的一棵石栗樹,大樹10米高、30厘米直徑,種在一個圓形的花槽上,公園內還有多棵同類型的大樹。翻查樹木辦公佈的樹木名冊,塌樹並沒列入危樹名冊之中。
昨凌晨零時,大樹突然「轟隆」一聲折斷倒向休憩處,幾乎擊中長凳上一對小情侶,嚇得失聲呼叫;還有不少老少市民玩花燈,幸好都在樹塌時驚叫示警避開,無人受傷,公園管理員即致電報警。現場所見,大樹底部連根拔起,樹底懷疑被真菌侵蝕明顯出現空心。有街坊說,日間公園有很多人散步乘凉:「如果朝早塌落嚟,肯定壓死人o架!」
石栗樹腳爛了一個大洞
康文署發言人稱,上周一(13日)曾經檢查過,但無發現異樣情況,相信是近日的惡劣天氣和連場暴雨,影響樹木的健康導致塌下。塌樹後署方已檢查過公園內其他樹木,全都沒異樣,稍後會密切留意該場地樹木的生長情況。
不過,長春社總監蘇國賢仔細看過倒塌大樹的圖片後認為,大樹塌下與天雨並沒直接關係。他解釋稱,該棵樹的樹腳爛了一個大洞,已經不能支撐樹身,連場風雨增加它的重量,加速塌下;至於大洞可能是受真菌和昆蟲侵蝕所致,並非一朝一夕形成。
長春社批評目測不專業
蘇國賢承認,大樹空心在表面不容易察覺,但此絕非藉口。因為政府的樹木檢查指引中說明,石栗樹、鳳凰木、木麻黃和刺桐樹四類,木質差,容易受真菌感染腐爛而塌下,因此檢查時絕不能單靠「目視」,而是需要用鑽探等工具仔細檢測。「如果講到明,石栗呢種樹要特別關注,就唔可以賴話『外面睇唔到,冇辦法』。」蘇國賢批評康文署:「唔好再賴風同雨,呢個係好唔專業嘅做法。」
今年6月14日,沙田圓洲角公園旁的單車徑有大樹折斷,11米高的盾柱木突然倒塌,壓傷一名騎單車的中年男子,傷者經搶救後不治。康文署當日辯稱,事發前一個月以目視檢查,沒發現該樹有問題,事後備受外界抨擊疏忽。
石栗樹小檔案
中文名稱:石栗樹
學名:Aleuritesmoluccana
科別:大戟科
產地:原產地馬來西亞及檀香山群島
特徵:
‧樹高約12-14米
‧葉互生,葉柄長,老株葉呈長卵形,幼株則為掌狀深裂,有疏鋸齒
‧果實球形,種子堅硬如石有毒性
‧常綠喬木
用途:種子可榨食用油,製肥皂,藥用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