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二十一世紀明星大匯演」,當然希望製造芭蕾舞圈盛事的聲勢,但是明星這種只許天上有的物體,哪有可能呼之即來,一來就來十個八個?香榭麗舍劇院今年的一台,沒有枉擔虛名的老老實實只得丹尼沈堅,連我向來喜歡的LuciaLacarra演出也不外如是,欲罷不能的謝幕式太一廂情願,肩膊不很承受得了設定的鼓掌時段。二十三歲的沈氏身材離奇短小,似乎比以的骰見著的巴利殊里哥夫更矮,但一動起來風流遍地,技巧出神入化不必說了,魅力指數直逼雷里耶夫,光釆之奪目教人另眼相看。他注定吃匯演這碗飯,一亮相就攞彩,翻身旋轉凌躍無一不去到盡,一陣旋風似的刮得人暈頭轉向。我反而不能想像他跳任何足本經典:白天鵝遇上身懷如此高超絕技的王子,是會馬上變灰的,而且炫耀性那麼強,怎麼騰得出手腳拯救落難的公主或者身陷火炕的交際花?
張劍和郝斌顯然屬於B組——有些宣傳資料指她將與剛剛冒起的馬曉東配搭,結果出場的是資歷較深的郝斌——如果我說他們堪稱冠軍,也只不過因為同組的波蘭舞者誤會自己的任務是表演花式溜冰,而來自荷蘭和塞爾維亞的一對則似足百折不撓的提線木偶。暖場的《睡美人》雙人舞慢得使人擔心來自遠方的中芭台柱尚未適應時差,非現場演奏的音樂本來就幫倒忙,有好幾處舞者直情擺定姿態等拍子臨幸,死空氣的尷尬罄竹難書。單單身手實淨是不夠的,循規蹈矩交功課的演繹,好聽的說法是學院派,坦白一些就是朝九晚五的公務員,最高成就不外不過不失,與發光發熱的「明星」是兩碼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