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去逛光州的菜市場。
地方乾乾淨淨,分幾條街,兩邊擺滿不同的食材。第一入目的又是屈非黃魚,賣的價錢比漁港貴一點。其他有數不清的種類,發現有帶魚、石斑、池魚等等。原來䱽魚也是韓國人愛吃的,蟶子和螄蚶也肥大。
八爪魚也多,活的死的,積成一大堆。鮟?魚也有人賣,劏開肚子,露出大片的肝,和日本相同,是他們最喜愛的部份,做出一種叫Ago-chim,又甜又辣的菜來。
石炭腌魔鬼魚不是人人受得了,光州漬的氣味沒那麼濃。韓國魔鬼魚快被吃得絕種,賣得很貴,一尾大的一千到數千港幣。一般人只有買外來貨,看到冰得一大塊一百公斤的,一隻叠一隻,可以辨別方塊中魔鬼魚的臉,是從智利進口的。
蔬菜類中,有很多梗,芋梗、蓮梗、番薯梗,外皮都被細心撕掉。剩下心,用來白灼或清炒,海草海帶海藻類也多。
當今紅棗和栗子大造,韓國產的和山東的一樣,個子很大。淮山、山芋、還有像人參似的大條根狀植物。
這些東西都用來做泡菜,攤子中五顏六色,有什麼食材就腌製什麼,到了冬天,只有吃這些。用來炒蛋、煮湯、炒菜或就那麼吃,不可一日無此君。
雞攤子光雞,將雞頸打了一個花結,也是第一次看到的是烏雞,活的,全身黑漆,連喙也黑,像大型的烏鴉,當地人說最補身。
草藥已不像中國藥店分得一格格,擺滿在地上。韓國人迷信草藥,請店裏代煲,有一排數十個的大型氣壓機,這種機器還賣到中國去。
觀光局的鄭小姐說,從前這裏更大,當今大家都到超市去買,縮小了許多。阿里峇峇也抱怨,說超市的東西,永遠比不上傳統的菜市場。
【光州之旅.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