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聯儲局本港時間周三凌晨宣佈議息結果,一如市場所料,聯儲局未有推出任何新的量化寬鬆措施,但明確表明已準備好在有需要時,擴大買債規模以支持經濟繼續復蘇以及回復通脹環境。聲明的另一重點,是聯儲局首次提到現時通脹過低,似乎是為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鋪路。,
聯儲局對低通脹率的憂慮,不曾在以前的聲明中見到。
憂低通脹 重蹈日本覆轍
以伯南克為首的聯儲局顯然擔心美國經濟有可能出現通縮,走上日本「迷失十年」的舊路,所以將刺激通脹放在儲局的首要目標。上月通脹率只得0.9%,與儲局通脹目標2%仍差一半。
聯儲局下次議息將於11月2日舉行,在這段期間,局方將會密切留意當地未來經濟增長及通脹水平,聯儲局今年6月時公佈對經濟前景的預測,預料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在3至3.5%之間,但這明顯與主流意見相去甚遠。據《華爾街日報》的本月初進行的調查顯示,經濟師預料今年的GDP只會增長約2.5%。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行政總裁埃爾埃利安表示,相信儲局在未來會加大買債規模,以令長息持續低企。他續指,儲局聲明認為美國經濟展望仍然不振,所以預料儲局會於下次議息時調低經濟增長預測。
市場料有機降經濟預測
不少專家與埃利安持相同觀點,認為經濟疲弱將令儲局在11月時不得不再推量化寬鬆措施。但儲局內部卻對此存有分歧。部份公開市場委員會委員不願意加大買債規模,主因是認為現時長息已處於極低水平,再推出量化而其成效也不得而知。
事實上,局方在金融海嘯後,透過購買1.7萬億美元按揭債與國債向市場注資,惟勞工市場及需求卻沒有明顯改善。所以,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上月在懷俄明州的央行行長年會上表示,央行行長並不能獨力解決經濟問題,暗示政府也須有政策配合。
聯儲局會後聲明重點
.通脹過低,未能與委員會的長遠目標一致,與8月會議時指通脹上升威脅不大的立場有異,指當局可能推出更多措施刺激經濟,以令通脹回升至官方放心的範圍
.準備好在需要時採取更多寬鬆措施,以振興經濟及回復通脹,立場較8月時指將採取措施應對更加清晰
.企業投資增長放慢,但銀行信貸收縮情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