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錯劃海下海岸線三千方米地潮漲入海 日商人起樓要填海

政府錯劃海下海岸線
三千方米地潮漲入海 日商人起樓要填海

【本報訊】公民黨踢爆港府劃錯西貢海下灣的海岸線,誤把潮漲時沒入海中的土地劃成私人土地,如今快將成為日本財團豪宅區。該黨擔心,該處必須填海才能起樓,要求政府澄清海岸線位置,並把有關土地納入海岸公園範圍,解除生態威脅。
記者:白琳

公民黨引述資料稱,全港有84種珊瑚和8種紅樹林,海下分別佔64種和8種,整個海域屬於海岸公園。該黨發現,海下灣約3,000平方米沙灘潮漲時被淹沒,本應屬海岸公園範圍,但政府地圖顯示該處屬私人土地。本報翻查土地註冊資料,發現日本商人町田真一旗下的亞洲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1,400萬元購入最少兩幅地皮。

將建八間獨立屋及餐廳

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指出,上述沒入海中的土地涉及八幅地皮,根據早前曝光的圖則,該處將興建八間獨立屋及餐廳,「要起屋就一定要填海,海岸公園用嚟填海,真係好荒謬」。他指出,早年港府於該處挖沙,用來興建新市鎮,估計地形因而改變,「地政署96年劃海岸公園範圍,可能用咗舊圖則嚟劃,所以錯咗」。
創建香港成員司馬文已去信地政署及漁護署,要求澄清海岸邊界,把沙灘納入海岸公園範圍,並把整個海下納入發展審批地區(DPA),「當納入DPA,有關工程必須停止。因此我們正與時間競賽」。

53郊野公園地14遭破壞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指出,全港53幅郊野公園的私人土地中,最少14幅已遭發展商購入甚至破壞,要求港府加快審批。
西貢之友副主席黃鳴認為,海岸公園周邊應用綠化地帶或農地作為緩衝,才會減少對生態的滋擾,「起低密度住宅,唔好講話填海,就算排污、噪音,都有好多問題,政府冇可能批准,除非想鬆章畀地產商」。
漁護署重申,官方海岸線於96年制訂,以最高潮漲高度為準,直至目前仍是法定海岸公園邊界。就算發展商在海岸公園附近進行填海工程,必須經過環評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