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去年施政報告宣佈向全港市民派發慳電膽券,擾攘近年,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日突然表示,經研究後,發覺難在不影響電費及使用公帑之間作出平衡,決定擱置。據悉政府內部早已決定放棄政策,直至今年施政報告發表在即,拖無可拖才匆匆宣佈。有議員批評,特首應親自向公眾解釋,而非交由局長草草公佈,損害管治威信。
記者:蔡建豪 莫劍弦
邱騰華昨晨出席電台節目時,公開承認擱置去年提出的慳電膽券計劃。他指收回政策重新檢討時,政府內部曾考慮不同方案,在不影響電費的前提下,必須耗用公帑推行計劃,但以公帑資助已違背原計劃「用者自付」原則。平衡各方面的考慮後,決定正式擱置派發慳電膽券。他指政府在剛公佈的應對氣候變化策略諮詢文件中,改善能源效益仍是重要減排措施,會繼續推行減排及低碳經濟發展。
未有交代不可行原因
曾蔭權去年發表施政報告時提出派發慳電膽券,即被揭發姻親從事慳電膽生意,利益輸送之嫌,已令這項環保措施驟變政治炸彈。立法會議員其後質疑,由兩間電力公司先行承擔慳電膽券開支,可能引致增加電費,令政策變得不討好。環境局收回政策重新考慮時,曾答應研究將補貼範圍擴展到其他節能家庭電器。不過,邱騰華昨日宣佈擱置計劃時,未有交代其他建議不可行的原因,也未有提及有關決定是否關乎特首被指利益輸送。
據悉,環境局曾考慮以公帑承擔慳電膽券開支的可能性,但隨即發現政府根本未有預留這筆開支,政府內部也強烈反對以公帑補貼使用慳電膽,一來沒有先例,又擔心若立法會要將補貼範圍擴至其他節能家電,開支將以倍數增加。若由政府負責派發慳電膽券,涉及大量行政工作,單是如何避免濫用,已難有圓滿解決方法,政府內部早已傾向叫停計劃。
有立法會議員更指出,早前已有官員私下表明,派發慳電膽券計劃「已經冇咗」,因政府高層不想再次勾起當日慳電膽引發的政治風波,擱置建議是最佳處理方法,只是他想不到邱騰華拖到新一年度施政報告快將出台前夕,因擔心被外界「翻舊賬」才作自爆。
不過,香港電台昨日報道稱,上周曾向環境局查慳電膽措施制訂進展,局方當時回應「仍在研究之中」。顯示政府「拖得就拖」,延至最後一刻才宣佈政策已死。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批評,特首提出有關建議,現在卻突然180度轉變,特首有責任親自向公眾解釋,現只由邱騰華草草交代,除有失政治領袖典範、令市民質疑政府草率處事,更嚴重損害管治威信,她已去信特首要求解釋。
特首被踢爆姻親是慳電膽大王
【本報訊】特首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建議,向全港每戶派發一張100元的慳電膽券,鼓勵市民使用慳電膽,取代耗能的鎢絲燈泡。不過,施政報告甫出台後,曾蔭權即被踢爆其姻親莫錦泉是本港著名的「慳電膽大王」,代理的品牌包括市場佔有率達五成的飛利浦,引發特首涉嫌利益輸送的政治風波。
未有申報利益
政府推出慳電膽券的原意是在不用耗用公帑下,推動市民使用慳電膽,估計3年內可望節省超過1億度電。計劃原本透過本地兩間電力公司,今年2月前向全港住戶派發100元現金券,用戶憑券到指定商戶購買慳電膽,兩電先代全民支付2.45億元購買慳電膽,其後將每度電調高0.5至0.6仙收回成本。
曾蔭權被批評在行政會議商討慳電膽政策期間,未有進行姻親經營慳電膽的利益申報。計劃容許兩電調高電費收回慳電膽券成本,亦惹起民間不滿。在龐大的輿論壓力下,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早前宣佈收回慳電膽券政策,重新就政策諮詢公眾及業界。
推動節能原地踏步
【本報訊】環境局去年收回慳電膽券政策重新檢討,拖延了一整年的計劃最終仍是胎死腹中。有環保團體認為政府放棄將節能項目擴大至慳電膽以外的家用電器,卻又遲遲未公佈取締高排放鎢絲燈泡的時間表,反映改善照明節能工作毫無寸進。也有團體對未能優化慳電膽券的決定感到失望,認為錯過了「入屋」向公眾宣傳節約能源的大好機會。
拖延取締鎢絲燈泡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氣候項目主管余遠騁指出,政府未有落實將慳電膽券擴大覆蓋範圍至其他節能電器,選擇以一刀切形式放棄政策,當初提出政策推動節能的目標變成空談,「最唔想見到環保問題,變咗政治問題」。
最令人遺憾是,政府當初目標是取締鎢絲燈泡,去年已研究如何分階段落實,但直至現在也未有公佈取締鎢絲燈泡的時間表,拖延節能步伐。他認為政府以公帑資助購買慳電膽是可行的做法,遠遠不如在大廈推動節能耗用的金額。
綠色力量總幹事文志森表示,對環境局完全放棄推行慳電膽券感到可惜。他指現時主要由大廈管理方面推動節能項目,以慳電膽券資助市民購買慳電燈泡,可切實「入屋」教育市民自行節能。
他批評政府推出政策前未有深思熟慮,白白錯失了帶動公眾節能的大好機會,「只差一步就入到屋」。他認為政府可以考慮向使用慳電膽成功節能的市民,提供電費回贈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