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客周潤發 - 鄧達智

巴士客周潤發 - 鄧達智

讀林奕華寫〈寫給不再是「我們的」的張曼玉〉,Edward這篇文章念完還有很多未明點。以為他寫的是已移居法國,移居北京只出現在上海、康城或威尼斯大大小小活動而與香港愈去愈遠,除卻「與嘉玲偉仔糾纏不清」快成香港絕緣體的Maggie,然而《BetterLife》與《蒙羅麗莎》的導讀似乎他又另有所指跟標題未符。作為戰後港產最被愛戴女藝人:任劍輝、芳艷芬、紅線女、白雪仙、陳寶珠、蕭芳芳、林黛、尤敏、梅艷芳……其中一員的Maggie在林筆下的「記者筆下:『沒有藝人助理拎包,沒有化妝師伺候,沒有經理人監聽並隨時準備打斷記者,張曼玉自己背個小包就來了……』」着實叫人可喜,她似從前在D.D.跟我們一起跳舞可愛一萬年的曼玉。漂亮是沒話說的,最入心入肺還是那份自然的表現,不為鎂光燈不為媒體做假人,完全自得其樂讓身邊的人也感染那份自然喜樂。阿玉不屬於我們了,愈來愈遠在海角天涯的另一面,如是說,她終於獲得自由。如屬實頂多只是逃難的自由。
但我們會更愛周潤發,尤其是被拍攝獨自坐巴士為網友拍下放上網頁,活在此城得着自由快樂大隱於市的發仔。那種無拘無束才是真自由,無需迴避何時何地何人,他明白亦放下「我是周潤發」,氣場影響,共渡同一天空下的香港人亦會回饋他是個自由人,坐巴士坐地鐵坐電車坐小輪拍日落的發仔。同樣,街坊裝去九記吃牛腩麪的阿倫,去麥奀記吃雲吞麪的偉仔亦享相同自由自在,因為他們先自放下。
週刊寫上海夜總會,驚見舞小姐人人拖個妹仔上場……大驚小怪;內地大學生不過一千幾百(與樓價差距比香港更大)就似香港一些姐仔哥仔,人人拖個巴之閉的保母乘保母車;事實他們唱過什麼歌拍過什麼戲無人知曉,虛張聲勢只因未至張周譚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