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扯蝦演唱 哮喘又南泰拳勁肺

難忘扯蝦演唱 哮喘又南泰拳勁肺

《志明與春嬌》中余文樂和楊千嬅去九龍塘開房,因女方突然哮喘病發而告吹,湊巧現實中他倆都有哮喘。現時全港約有40萬哮喘患者,像出道多年的黃又南,自小已罹患哮喘,曾因急性病發而扯蝦上台演唱遺憾至今。總結經驗,他說只要病發便要立即入院,因為「死頂真係會死!」

記者:蔡俊業
攝影:梁細權
場地:ATCorner@HeaPlace
服裝提供:RibsClothing

【哮喘】(Asthma)

Asthma來自古希臘文Aazein,解作「急促的呼吸」,是體內細胞因接觸刺激物發炎而阻塞氣管,引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其他症狀包括喘鳴、胸悶和慢性咳嗽;由於發炎細胞長期浸潤在呼吸道表皮下層而造成慢性發炎,故患者幾乎需要終身治療。

又南防哮喘發作Tips

‧避免飼養寵物
‧不要在家中鋪地毯
‧勤做帶氧運動如游水等
‧忌喝凍飲
‧嚴禁吸煙
‧勤換床單

隔代遺傳

找黃又南講哮喘,得從孩提時代說起。那時他跟父母住在北角健威花園,經常跟居住健康新邨的阿嫲吃飯。「嫲嫲的哮喘好犀利,食的藥很多,一次起碼食十幾二十粒,最深刻的是,我細個唔識一次過吞幾粒藥,每次食一粒,但她說若我大個有病怎辦?飲到成肚水囉!」老人家當時這番話猶如水晶球預言,又南說,其實甫出娘胎那刻已有哮喘,只是未嚴重得要入氧氣箱,到了四、五歲經常氣管收縮,還以為只是支氣管炎,後來醫生證實是哮喘,「阿爸阿媽同家姐都無事,所以我估是隔代遺傳。」那時季節一轉便病發,一年四次非常準時,病發時無論坐着或躺下都無法呼吸,且不斷喘鳴,「好似唏……唏……咁聲,去親睇醫生都要戴氧氣罩。」他說當時仍對哮喘一知半解,直至踏足娛樂圈後,接觸過不同類型的醫生,又試過為哮喘藥當代言人,才開始對哮喘病發成因加深認識,「廣告商介紹了一個好好的耳鼻喉科醫生畀我,原來鼻敏感會影響到哮喘,我自己亦都有鼻敏感,氣管一受刺激就會收縮。」

■拍《葉問》後開始學詠春。

■曾有哮喘藥品牌邀請他當代言人,算是因禍得福吧!

■初入行時,因哮喘經常發作影響工作而感到內疚。

■就算近年哮喘已很少病發,又南依然隨身帶備吸劑。

■經過多年努力,手瓜已現肌肉!

會考失場成遺憾

針唔拮到肉唔知痛,外人根本無法理解哮喘患者病發時的煎熬,又南說那種感覺,就是無法吸進大量空氣,「道氣好似落唔到去下面(肺部),所吸的氣好似有東西頂住,我知道咁樣吸係唔夠,於是要不停吸好大啖氣。」人沒空氣會死,哮喘病發作時,氣管周邊的肌肉會因竭力呼吸而疼痛,當然更重要是影響生活,為他帶來遺憾。那年中學會考,翌日要出戰商業科,「晚上點幾兩點就開始喘,一直喘到第二朝八點,但我都堅持要去考試,因為教商業科的阿Sir患cancer,我應承過無論點都要去,但中途阿媽已經call白車,最終都要入醫院,而成績單上此科只得『ABS』三個字!」本來可以重考,卻要跟天佑一同到日本受訓,所以始終沒有重踏考場,一圓心願。另一次是出道後,有次為商台的「十一團火」MiniConcert演出,要唱逾20首歌,「之前休息唔夠,練歌時用聲帶過度,第二日哮喘發作,又要打針開聲又狂噴類固醇,勉強完成了個show,但我覺得自己個病累了天佑同班幕後!」這一仗,令他決心要去征服這個纏擾多年的病。

■又南自小患有哮喘,但真正面對此病不過是近幾年的事。

■天灸治療哮喘近年始在香港流行。

■又南曾一度靠游水提升身體肺氣量。

做運動肺活量升呢

因哮喘乃長年抗爭,基本上無法斷尾,只能靠改善體質防病發,曾經有段時間,又南天天游水兩小時,成效如何?「點只好轉,直情無翻發,連個body都靚咗,成個人醒晒,之後因為無時間,所以改做Gym,都係一樣好精神,可能因為做完運動後會好攰,所以早睡,生理時鐘好正常,朝早七點幾起身,仲落街買早餐㖭吖!」至於練拳,他小時候曾學習跆拳道,到日本讀書時亦學過K1拳,後來接拍《花花型警》和《葉問》時便正式嘗試學泰拳和詠春,「最初是想體能好點,就搵咗我朋友向柏榮速成班教我,以練丹田呼吸為主,因為你無氣係唔會有力出拳。」他還不斷看書,從肌肉的血管了解治理哮喘之道,「血管就係氧氣,因為肌肉在活動期間需要氧氣,你越做得多運動氧氣就越唔夠用,血管自然會像樹枝式一樣分岔出嚟;詠春對健康亦有幫助,因為它是一種劇烈的心肺運動,至今已學了兩年多。」靠運動令心肺功能升呢,又南說近年哮喘真的已很少復發,但以防萬一,他亦做足安全措施,例如隨身帶備哮喘噴霧,客廳睡房各一套,連助手也有藥傍身,平時亦會有風褸隨身,以免氣管着凉;當然凍飲免問,「以前試過打完籃球後即刻走去飲思樂冰,結果又要去睇醫生!」

哮喘藝人

■余文樂和楊千嬅都有哮喘底,卻在《志明與春嬌》大肆煲煙。

■鄭秀文患有嚴重哮喘病。

哮喘無法根治

綜合註冊中醫師彭明慧和香港胸肺基金前主席及呼吸專科醫生曾華德意見,哮喘成因和治療可分:

1.永不斷尾

藥物只能控制病情,西醫會用氣管舒張劑及類固醇消炎藥(並非抗生素);中醫則利用方藥、針刺和天灸治療。

2.由基因遺傳

除遺傳外,空氣污染、藥物及其他因素只引起病發。

3.服用類固醇副作用低

西醫認為治療用的類固醇吸劑份量極少,若直接吸入肺部,不會擴散至其他部位,故副作用已是最低,但有可能導致骨質疏鬆。早前港大有調查亦指,哮喘藥無損兒童牙齒健康。

4.忌食海鮮雞蛋

中醫認為患者要戒吃生冷食物,另忌食海鮮魚類、雞蛋、牛奶等高蛋白質食物,辛辣和鹹酸食物亦容易令哮喘發作;亦忌過量吃鹽,因高鈉會刺激支氣管反應。

5.鱷魚肉和南瓜治哮喘

中醫認為鱷魚肉具補氣血、滋心養肺、壯筋骨等功效,對哮喘有治療效果;南瓜性溫,具補中益氣,消痰止咳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