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銀淨息差遜內地附屬金管局料加快北闖速度 谷回報

港銀淨息差遜內地附屬
金管局料加快北闖速度 谷回報

【本報訊】低息令銀行業收入溫和下降,買賣及交易投資收入減少,亦令非利息收入回落,但金管局最新公佈的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本地零售銀行盈利仍輕微改善,主因行政支出減少所致,惟淨息差水平仍未見起色,截至6月底按年率計,銀行體系淨息差與1至3月的首季一致,維持1.34厘水平。 記者:劉美儀

近年本港銀行積極在內地設立附屬銀行,擴展中國業務。報告指出,鑑於內地附屬銀行的淨息差較本港母行為高,故拓展內地業務可提升銀行盈利。

6月底報1.34厘 看齊首季

以6間作樣本的本地註冊持牌銀行於2007至09年數據計,內地及本港淨息差中位數分別為2.3厘及1.9厘,兩者相距40點子。金管局認為,面對本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相信本地銀行會傾向加快內地市場擴張速度,尋求更高回報。
隨着全球經濟逐步好轉,本港經濟上半年亦穩步復蘇,期內本地零售銀行的資產質素持續改善,特定分類貸款(包括次級、呆滯及虧損)對貸款總額佔比,由3月底的1.2%,進一步降至6月底的0.96%。巴塞爾新資本協定將於2013年起分階段落實,金管局半年度報告顯示,銀行業資本額保持穩健,截至6月底,本地所有註冊認可機構的綜合資本充足率為16.2%,而去年底為16.8%;同期的一級資本佔風險加權總資產比率亦由12.9%微降至12.6%。
該局早前公佈指出,截至6月底,單是本地持牌銀行計,整體資本充足率為15.7%,一級資本比率為12.1%(其中85.5%屬普通股股本)。

港上半年共走資354億

港滙在強方兌換保證價附近停留15個月後,上半年港滙現貨價回軟至7.78水平徘徊,報告表示,將認可機構與外滙基金一併計算的外幣資產淨額變化顯示,2008年底至09年度本港資金淨流入達6900億元,但今年首季淨流入僅411億元,第二季更錄得765億元的資金淨流出,相互抵銷下,即今年上半年度合共錄得354億元的淨流出。
金管局表示,首季沒有大量資金流入港元,可能是在股市波幅擴大下,首次公開招股活動不及早前活躍,而次季錄得淨流出,部份原因反映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憂慮。

本港銀行體系主要表現指標

特定分類貸款(總額)佔比*
6/2009:1.51% 3/2010:1.20% 6/2010:0.96%

淨息差
6/2009:1.56% 3/2010:1.34% 6/2010:1.34%

資本充足比率(綜合)
6/2009:16.40% 3/2010:17.00% 6/2010:16.20%

*特定分類貸款指列為「次級」、「呆滯」或「虧損」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