攞命舞 - 邁克

攞命舞 - 邁克

所謂芭蕾明星大匯演,向來瀰漫鬥獸場你死我亡的猙獰,被邀參加的舞者使出渾身解數,務求在短短三五分鐘內攫獲觀眾萬千寵愛——講美國大蕭條的《他們射馬,不是嗎?》,當年香港公映譯作《攞命舞》,借來形容淪為擂台的舞台不作他想。當然更殘酷的是那些為新丁而設的國際比賽,五湖四海的小朋友毛都未出齊,就要互相較量舞藝高下——不要自欺欺人搬出「切磋」這麼堂皇的字眼,江湖規矩大家心知肚明,實際情況名副其實英文的「切喉」。路易十四時代踮起腳娛賓大概沒有太大壓力,路數尚未成熟,連養在凡爾賽的皇上也是票友,只有當舞蹈榮升為「界」之後,才訂出那許多衡量優劣的尺度,培養沉睡在人類基因的好勝。
我這個人絲毫沒有上進心,天生恐懼競爭,任何需要鬥智鬥力鬥殺手鐧的遊戲,即使獎品是一九九五年的金城武,也一樣耍手擰頭敬謝不敏。年輕時基於虛榮,匯演倒看過一些,到了入不入定都是老僧的歲數,懸疑限額早被希治閣填滿,冷汗不再願意枉流——講開又講,正在電影資料館等場地放映的緊張大師回顧展,未驚過的80後讀者請勿錯過,達利拔刀相助堆砌的夢境成績雖然不及《潛行凶間》,營造氣氛的技法基斯杜化諾蘭可是由前輩這裏偷師的哩。這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除了因為想看三年前石頭爆出來的小妖精DanilSimkin,還因為中芭的張劍。零九年初《紅色娘子軍》蒞臨嘉尼雅歌劇院,我看的一場跳瓊花的是孟寧寧,不是名字引人遐思的當家花旦——胡蘭成說張愛玲房裏有「兵氣」,這一位如假包換亮出「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