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劣因才有惡果 - 李碧華

有劣因才有惡果 - 李碧華

即使世有包青天,也未必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為所有人伸寃,何況今日投訴控告程序太複雜亦非全部受理,費時失事更勞氣。最快捷最奏效的,是把過程拍下短片上網,引來關注回響,靠民間力量主持公道,推進制裁,以儆效尤。像被惡導遊謾罵、被賣貴貨惡職員追打之類,網民群起聲討,傳媒跟進,是非黑白曝光。
─但真可獲公平處理?抑或本末倒置?幕後黑手仍然逍遙?
惡導遊謾罵團友購物少(潛台詞是回佣少),終被罰釘牌。但低團費零團費負團費的旅行社更有責任,種種前因種下導遊為了收入發爛渣的後果。
藥房職員殺氣騰騰追打遊客固然令香港形象破產,但事件緣由,乃藥房把市價廿多元的藥膏以六十多元出售,遊客疑遭搵笨要求退款不果還被襲擊,才誓言追究到底。
職員的「惡」,多少與背後公司的生意策略和價目欺詐有關,而且同類事件發生不止一次,以前或有投訴但未曾引起廣大注意,是科技發達資訊普及,被逼面對。
前線員工斷正、知衰,後方縱容的機構亦難辭其咎。有劣因才有惡果,必須一起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