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愛看《鏗鏘集》,近半小時的紀錄片,總是由一把深厚沉實、不慍不火的男聲作旁述,印象頗深,於是便記下了他的名字:韋家晴。多年後,才知道他便是陳志雲。那時候還沒有《志雲飯局》。
陳志雲韋家晴,怎可能是同一人?做幕後跟做幕前很不同,做幕後可以憑智慧領軍、默默耕耘,做幕前便是半個藝人,不能沒有緋聞。當時我沒有無綫收費台,沒有認真看過《志雲飯局》,只知道節目很火。既然火,網上自有收看辦法,一看,即時來個「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他怎麼可能不是韋家晴?
節目邊吃邊談,其實形式很老土、也很賣廣告,但他答問收放自如,雙眼剛柔兼備看着受訪者,還有加送小酒渦的微笑,直直把對方情感操控在股掌之間。當然,陳志雲有其優勢,始終他是大台的老總。
陳志雲修讀英國文學和舞台劇出身,加入無綫前,曾當政務官並派駐英國,官至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助理處長,成為他後來加入商台無綫的紅地毯。當政務官的,不一定是人才,溝通技巧也可以是零,看看我們特首,便是一個最佳例子。
兩年多前,當時筆者還是政治記者,有一次,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上《志雲飯局》,因而有機會與陳志雲近距離接觸。報紙政治版近年總喜歡寫一些無關痛癢的雜文,例如哪個議員腰骨痛、哪個議員參加了一個減肥班,行內稱之為政治八卦版、私下稱之為垃圾版,但收看率奇高。
為了有料向上司交代,所以問范太之餘,也問問陳老總──你傳奧運聖火的片段在網上熱爆,有說你跑起來像小露寶。他輕輕答完,突然有小記緊接一問(記者問題從來都很「跳躍」),母親節快到,你打算怎樣與母親慶祝?被暗寸跑步姿勢女人型後的陳老總仍是不慍不火,沒半秒猶豫──我媽媽近年過世了,所以這個母親節或會在工作中度過。臉上掛着的,仍是那個恰到好處的微笑,當然少不了那對小酒渦。
我並不崇拜陳志雲,但那一刻,我大概明白甚麼叫大將之風,甚麼叫喜怒不形於色,甚麼叫轉數快。三者兼備之領導者,絕無僅有。
上周,即使被正式起訴、被大堆傳媒包圍,陳志雲離開廉署的一刻,仍是掛着微笑:「今日辛苦大家等咗好耐,小心!(還不忘叫擠擁中的傳媒「小心」)我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廉政公署正式落案起訴我,我諗有好多問題,大家係想知道,不過我家好攰,第日在適當時候、適當的機會,再同大家見面,請大家讓一讓條路俾我出一出去。」仍然微笑着,當然還有那對小酒渦。
今年三月廉署拘捕他後,謠言滿天飛,他近乎「單挑」傳媒、開記者會,聽畢他的一段演辭後,如果演辭不是出自他的手筆讓他當不了最佳編劇,那麼最佳演員他也當之無愧。他一句似是而非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成為金句。《蘋果》上周五也以〈陳志雲真的起訴了〉為題,可見其深入民心。
如果,陳志雲最終真的要過鐵窗生涯,那麼,嚴格來說,他便不再屬於任何傳媒機構、回復「自由身」。如果尼克遜在水門事件後也能得到特赦、克林頓在萊溫斯基後美國人仍支持他當總統,雖然現在談的是貪污,或不能類比,但如果我說,我想再聽聽《鏗鏘集》韋家晴的聲音,會不會太過份?
吳婷婷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