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像,沒電視的日子怎麼過。韓東方說,只是適應的問題而已,他家裏已經有5、6年沒電視看,生活還不是一樣?18年前,他被迫滯留香港,人生路不熟,一下子也難適應。18年過去,離開香港短短幾天便已經有想家的感覺。他自覺已經是徹頭徹尾的香港人,「只是廣東話還是不行,哈哈」。
送上門加入民主黨
近期韓東方的曝光多起來,因為這位八九民運人士加入了民主黨。韓東方說政改一役令他發覺,原來民主黨與自己一樣,察覺共產黨已經在變化中,而且敢於面對這個變化,因此他在6月底某天主動向民主黨「送上門」,從此多了黨員身份。不過,暫沒想過從政。
他在18年前都沒有想過,有朝一日會加入政黨。正如他93年也沒料到,被拒回國後,一直被迫留在香港。當時最不適應的,原來是香港又濕又熱的天氣,「一旦適應了天氣,其他的,就顯得沒有關係了」。
也許是南丫島這個地方,令他更容易適應這顆東方之珠。「我是鄉下人,老家是陝西,3至8歲就在農村。後來雖然在北京長大,但從來沒有喜歡過北京,因為北京人總叫我們外地人,心理上從沒有被接受過。喜歡這個小島,因為她有鄉村氣息,就像兒時的小村莊。」
在南丫島一住17年,今年1月才搬到東涌,原因是「住煩了」:「外出坐船或者回家路上,才十數分鐘,打傘不打傘都沒有分別;如果一班船誤了,又要再等一個小時,雖然習慣了趕船,但也想換個新的生活方式,看看有甚麼不同。」
南丫島令他愛上香港,也令他與電視節目絕緣。5、6年前他曾經是個電視迷,「我那時只要打開電視,就一定要看到很晚才去睡。很奇怪,我又不是很喜歡看,但一被抓在那裏就不能動」。
後來有一天,天線被颱風吹斷,他決定不重修,以免浪費時間,從此家裏再沒有電視可看,兒子起初曾經投訴,後來書本成為了他們消磨時間最佳伴侶,「一無聊就看書,有些書看了不知好幾遍,統統都看爛了。」既然喜歡念書,學業成績一定不賴,韓東方笑笑口說「肯定比我好」,「我讀書很爛,特別不會考試,每次一考試就全都忘記了」。
落戶香港18年,但韓東方是到5、6年前,才開始視香港為家。「當時突然感覺,只要離開香港超過一個星期,就會想家。每次飛機降落香港,走出機艙,那種潮濕、熱熱的滋味,感到很舒服。心理上跟情感上,我已經變成香港人了。」
兒子到北京讀中文
他現有3子1女,年齡分別是18歲、16歲、10歲和1歲半。韓東方不會刻意想回內地,「這個不是希望與不希望的問題,還包括有沒有時間回去,以及回去做甚麼的問題。現在回不回去,其實並不重要。」倒是中七畢業的大兒子Nathan決定回北京念中文一年,「那天送他坐火車,我在火車站裏很難過、很感慨,更加幾次流老淚」;雖然不喜歡北京,「但年紀大了,還是會忽然懷念成長的地方」。
訪問以普通話進行,除了這段廣東話自白:「廣東話好難學,我第一句學嘅廣東話係一個英國人教我嘅,『離島碼頭唔該』;當時住南丫島,搭的士就要講呢句啦。」坦白說,他的廣東話發音相當準確,明顯較環境局副局長潘潔更加易明。
記者 許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