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不是釣魚島,是海南島。我寫的既是個人記憶,也是一代知青的集體記憶。我十五歲到廣東西江邊插隊當知青,兩年後轉赴海南島五指山,今年正是我去海南四十周年,文革結束後,我寫過多篇以海南為背景的小說。如今鬢毛已斑,海南那片熱土卻山重水復,回望前塵,憑弔青春,遂賦詩六首──
懷 遠
不見滄溟一髮青,鳥飛疑逾兩年程。
纏籐似我終為客,疊嶂如屏舊結營。
舉火去尋蕉下鹿,涉河來食野之苹。
鼻簫聲裏啼山鬼,夜半香茅舞白纓。
(註:鼻簫,用鼻吹奏的黎族樂器)
颱 風
妖氛夜掩指崖巔,瓊峽風前絕渡船。
雲上敗鱗龍戰野,嶺間狂瀑樹搖天。
鬥餘倦卒憎旗鼓,劫後空山飛杜鵑。
歲歲聞韶忘肉味,惟從禁火盜殘編。
山 祭
四壁號猿連戍笳,雨林煙瘴射含沙。
有番榴樹石生果,無故侯田木結瓜。
追四十年猶在目,行三萬里孰為家。
廢營鴉落青春塚,一斬鄉思付劍麻。
客 居
投林始識少年愁,今值天涼好個秋。
人逐鷯哥言怨悔,我聽杜宇歌情仇。
剔殘銀燭千行淚,攜上寒窗半夜樓。
未必聖賢皆寂寞,坡翁書院壽儋州。
山 歌
(記三月三曾到黎寨啖鹿肉飲山蘭酒)
銅鼓敲山三月三,土人邀客至茅庵。
借將黎峒一埕酒,行探苗家百尺潭。
宿鳥驚乎穿薜荔,檳榔紅矣染春衫。
今無紋面誰黥首,猶得木棉沾去帆。
感 懷
(兼祭舊作《在小河那邊》、《南方的岸》、《大林莽》)
昨向小河傷劫波,玉京雲裂復干戈。
記曾蘇軾投荒老,知否田橫蹈海多。
一卷莽林歸瘴癘,幾回幽夢隔煙蘿。
南疆何岸可停棹,世局初殘訝爛柯。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