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新銀行集團(2356)旗下豐明銀行,將於11月起,陸續將零售業務轉交集團旗下姊妹銀行──大新銀行繼續經營,意味這家本港首創的「虛擬銀行」,將在零售銀行層面畫上句點。大新銀行財務總監兼豐明董事王伯凌坦言不捨得,但指這是後海嘯時期,配合提升客戶服務質素的一項重組及變革。
記者:呂雪玲
本月初,豐明銀行客戶陸續收到通知,11月1日起,除中環分行外,其他豐明銀行分行,將改為大新銀行品牌繼續經營,豐明客戶的賬戶、存款卡及信用卡等,將自動更新為大新銀行品牌。
王伯凌:只為提升質素
對於有關改動,王伯凌對本報承認,豐明作出重組及整合業務,與零售有關的包括分行吸存款、信用卡、貸款、投資、按揭及理財業務,將合併至大新銀行旗下,預料涉及逾10萬名豐明客戶。然而,王氏強調:「豐明唔係執咗佢,會響企業客戶層面繼續經營。」
王伯凌指出,金融海嘯後,銀行對客戶服務質素提升,在客戶風險評估、分行營運支援及風險管理等均較以往複雜,「若果豐明提供客戶服務時,都要有一套同大新銀行唔同嘅自家較高標準,成本效益上就冇咁好。」
整合成本不多毋須轉嫁
另一方面,王氏認為,整合可為豐明客戶提供方便,日後他們在辦理投資理財、電話銀行、私人貸款及按揭等服務時,便不再拘泥於只可用豐明分行的服務。
他強調,有關整合涉及的權益資產轉移及法律文件費用等成本不多,不會有額外成本須轉嫁客戶。
九年半前,豐明銀行在港正式成立,以本港首家「虛擬銀行」為噱頭,標榜24小時網上銀行服務,定位是面向年輕才俊及專業人士,曾以全港最高存款息吸客,兩周內吸引逾千人開戶,在當年成為一時佳話。
豐明銀行小檔案
成立日期:2001年4月
當年投資總額:3.5億元
分行數目:5間(中環、皇后大道中、灣仔、旺角、屯門)
現有客戶數目:逾10萬
零售業務轉交大新日期: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