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checkout文化 - 高慧然

中國式checkout文化 - 高慧然

在麗江,換住了多間客棧,古城客棧多,競爭大,每一間都在裝修及設計上下功夫,各見特色。但是,我住過的五間客棧,無一例外,都有一扇從內反鎖的大門。
第一次發現被人反鎖,是出發去香格里拉的清晨,七點鐘,來到樓下大堂,只見大門被一把銅製大鎖從內鎖住了,櫃位卻空無一人。我按卡片上的手機號碼打電話給客棧老闆,老闆指示我去某層某房拍門,花了幾分鐘時間叫醒了掌管鑰匙的服務員,這才得以離開客棧。客棧是古舊的木質結構,不設庭院,萬一失火,逃生無門。所以,從香格里拉回來後,我再也不敢住回去。可是,偌大的古城,要找一間不被反鎖的客棧何其困難,打聽了一間又一間,每一間客棧到了晚上十二點至早上七、八點服務員休息時間,都會被反鎖起來,這是為了防止住客在無checkout的情況下私自逃離。
導致反鎖現象的表面原因是客棧為了節省開支,沒有安排二十四小時輪班的服務員,深層原因則是對住客的極度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到了大城巿的大酒店,則演變成另一種中國特色的checkout文化。在中國大陸,住客去酒店櫃位退房,往往要等五至十分鐘,這是為了讓服務員要進房檢查,確證住客既沒有額外消費,也沒有順手牽羊。而在世界別的國家,住客只需自己告訴服務台有沒有額外消費即可。一個地方,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如何消失的,大約只有當地人自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