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兩工地研改作住宅

元朗兩工地研改作住宅

【本報訊】政府在工業用地檢討報告中,將29.5公頃工業及商貿地,轉作住宅用途,但仍保留近300公頃土地為工業用途,部份土地中長線預料仍會更改用途,轉為非工業用途。元朗有兩幅工業用地,面積共達24.66公頃,將來也會轉為與周圍環境相配的用途。

可建2600伙千呎大戶

該兩幅工業地皮,一幅位於青山公路屏山段、唐人新村路及元朗公路交界面積14.8公頃,政府地約佔32.6%。根據規劃署報告指出,該工地現時的空置率雖然只有1.3%,周邊除元朗公路以南有工業地皮外,其餘三邊均是村屋及私人住宅物業,或住宅用地等,包括發售中由恒地(012)興建的翠峰。另外,新世界(017)的唐人新村項目,則有機會明年應市。由於區內住宅項目規模普遍不大,買家層面亦有局限,地皮改劃研究對新樓盤叫座力的影響不大。
另一幅面積約9.86公頃的工業地,位於西鐵天水圍站附近、天盛苑以南,政府地約佔2.97公頃。土地如果能夠連毗鄰一幅未決定用途的土地一併研究,也可改變用途。而有關地皮靠近港鐵(066)的天水圍站項目,改劃研究將有助增加項目推出招標時的叫座力。
上述24.66公頃的兩幅土地現雖然暫保留作工業用途,長遠有需要進行改劃研究,令土地用途更能與周圍環境配合。業內人士認為,如以低密度住宅地積比率約一倍發展,扣去基建用地,兩地可建樓面約260萬方呎,粗略可提供約2600個面積約1000方呎的大單位。

近南灣船廠地擬改用途

除上述兩地外,報告也指出,現時香港仔深灣遊艇會以南的布廠灣船廠地皮,約1.88公頃,同樣因為毗鄰都是住宅發展,已不太適合再作工業用地,所以當能夠覓地搬遷該些船廠後,便可改變土地用途。現時發售已接近尾聲、由新地、嘉里建設(683)及百利保(617)合作的鴨脷洲南灣,原先有礙觀瞻的船廠景色有機會消失,對樓價有正面作用。